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世界說】美媒:美國外交政策滿是虛偽 至今仍有鮮明帝國主義色彩

            中國日報網2月14日電 美國《異議》雜志(Dissent)網站8日刊登了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國際關系高級講師、《太平洋權力悖論:美國治國方略與亞洲和平的命運》(Pacific Power Paradox:American Statecraft and the Fate of the Asian Peace)一書作者范·杰克遜(Van Jackson)的文章稱,每當華盛頓的注意力轉向太平洋,地緣政治暴力的幽靈便會浮現。

            美國《異議》雜志網站評論文章截圖

            文章提到,雖然關島成立了非殖民化委員會(Commission on Decolonization),但美國對其的控制意味著關島所有的選擇都會存在巨大的負面影響。


            【資料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不僅將太平洋作為戰場,更將其作為開拓殖民領土的途徑。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則利用關島在東南亞地區發動大規模轟炸等行動。

            文章稱,美國官方說法是尋求“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地區,但實際上是尋求保持和擴張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關島是世界上僅存的非自治領土之一,美國是關島的殖民者。直到今天,美軍占據了關島大約三分之一的陸地。與此同時,五角大樓還在計劃進一步擴大這一存在。

            文章還指出,美國對關島的排他性控制從邏輯上講,與美國政府所聲稱的要捍衛“基于規則的秩序”的說法背道而馳。華盛頓對關島的抹殺也讓這片領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關島的原住民在積極尋求自決權,關島成立了非殖民化委員會,在決定其命運的公民投票前提出意見。但如果美國不允許關島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也很難安排公民投票。

            文章稱,保持形式上的帝國式控制,卻沒有正式的帝國主義意識形態來證明,美國這種持續的“無帝國主義帝國”的做法給關島的所有戰略選擇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美國的立法者既沒有允許關島自治,也沒有將查莫羅人作為美國聯邦制度的一部分給予平等充分的民主公民權。

            文章進一步指出,在美國歷史上,白人至上主義既是美國殖民新地域的借口,也是不擴大美國聯邦制疆域的理由。關島的情況便是這種二重性的產物,這里擁有大量美國殖民者和根深蒂固的美國企業利益,卻沒有被給予州的地位。

            關島還成為美國減輕其盟友負擔的工具。文章提到,喬治·W·布什政府曾與日本政府達成協議,將駐扎在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III Marine Expeditionary Force)搬遷至關島,以此減輕日本所面臨的一些社會政治壓力,比如沖繩民眾的抗議。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10年曾判斷,搬遷項目將“嚴重惡化關島不達標的環境狀況”。然而,一個占地59英畝(約合23.9公頃)的實彈訓練靶場已經在建設中。美國軍事足跡的擴張或摧毀數百英畝的森林和珊瑚礁。

            文章稱,華盛頓和關島的關系無疑仍然是帝國關系。在美國戰略制定者狂熱的夢想中,關島是他們在戰爭中的減震器,美國正在把關島當作自己的“人肉盾牌”。

            文章在最后講到,美國外交政策中持續存在的霸權主義野心故意將關島置于危險之中。除非或直到美國修正其在亞太地區的基本方針,否則這種風險必須由某人來承擔。虛偽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中不是新鮮事,華盛頓對強加給關島的結構性暴力視而不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帝國主義 負面影響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