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通關”后香港鮮肉消費需求上升 內地供港物資充足-焦點滾動


            (資料圖片)

            【解說】自2月6日香港全面恢復“通關”以來,香港市面人流增加,鮮肉消費需求上升。目前,內地供港的活豬數量由疫情前的日均1400頭增加至日均2700頭,同比上升93%。2月17日,粵海廣南行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艾武就“通關”后內地供港物資問題舉行記者會。黃艾武表示,粵海集團已做好全面工作,持續加大鮮肉保障力度。

            【同期】粵海廣南行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艾武

            我們粵海廣南行不但在內地參股了100萬出欄量的豬場,還有4家肉聯廠,每年的屠宰量都可以達到300萬頭以上。另外一個據我們統計,目前香港的市場每天屠宰的生豬的數量大概是3000多頭,那其中有2700頭呢是由內地來的,300—500頭左右的數量是本地豬,那由于我們內地來的商家代理行都有計劃安排,所以基本上能夠保障整個市場的供給,那隨著“通關”以后,(鮮肉需求)整體的數量由于人流(增加)可能會增加,我們也是能夠保障整體(需求)的,我們有冰鮮肉、還有新鮮肉的補足供給,整體是能夠滿足市場的供應。

            【解說】除了保證鮮肉的供應量,生鮮豬肉的品質安全也是民眾所關心的話題。黃艾武表示,內地運輸至香港的豬肉須在當地海關進行備案注冊,并對藥物殘留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獲得海關出具的《動物衛生證書》方能入境香港。

            【同期】粵海廣南行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艾武

            目前,我們在內地參股的豬場,都按照科學合理的豬場規劃設計,我們在防控非洲豬瘟方面,是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包括我們的品種、包括我們的飼料、包括我們的管理,保證我們出欄的豬能夠符合出口到香港的要求,因為我們出口到香港的豬,必須在海關注冊,然后必須通過“7+37”的藥物檢測,另外還有一些流行病的檢測,那我們在非洲豬瘟(問題)上。因為我們主要在源頭設計上嚴把關,另外在疫苗防控上也做好充分地設置,所以我們應該是能夠保障沒有疫病的豬出口到香港的。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非洲豬瘟 因為我們 整個市場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