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小麥、玉米等原糧價格出現持續上漲行情 暴雨對產量影響較大

            據來自新華社客戶端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針對4月份以來國內稻谷收購價格上漲、市場價格波動等問題,有關方面約談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糧食交易協調中心、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主要負責人,了解稻谷等原糧市場基本情況、價格波動原因、形勢分析和應對舉措,督促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各項工作。

            根據每日糧油收集到的最新消息顯示,近段時間以來,我國大豆、小麥、玉米等原糧價格出現持續上漲行情。

            其中大豆價格飆升至2.6元/斤左右,創2008年以來價格新高;玉米價格華北產區最高達到1.22元/斤,則創下近五年來玉米產區價格新高;目前小麥全國均價大約為2240元至2260元/噸,位于國家托市價格上方;而在稻谷市場,目前新季早秈稻已開始陸續上市,從市場反饋來看,近期暴雨對產量影響較大,預計價格易漲難跌。

            分品種來看,目前上漲壓力最大的為玉米品種。據悉,自5月底投放政策性玉米以來,累計成交總量超4000萬噸,但受限于物流、出庫能力以及疫情防控下市場心理預期等因素影響,目前市場上可供糧源依舊不足。

            截至目前,國內玉米主產區玉米收購價格依舊在上漲態勢中。

            而從市場可供糧源來看,玉米具有鮮明的大宗商品特征——“單價低、用量大、總價高”,按照目前玉米消費量,其價值大約為5700億元人民幣,更為關鍵的是,每月國內玉米消費量平均為2200萬噸。

            就稻谷市場而言,今年國家提高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國標三等為1.21元/斤,較上年上漲一分錢,并限定收購總量為5000萬噸(秈稻2000萬噸、粳稻3000萬噸)——需要指出的是,從最近幾年的稻谷托市收購數量來看,由于最低收購價的托市作用逐漸弱化,年度收購量均未達到5000萬噸的高位水平。

            因此,今年稻谷價格的上行,有政策因素原因——而敢于調高稻谷價格的底氣,則在于超億噸的稻谷庫存。

            總體來看,稻谷價格的變動屬于可控,其主動權在于國家庫存稻谷的拍賣底價的調整方面。

            至于小麥市場,目前的價格走勢只能用在合理范圍內來說明。

            從目前主產區小麥收購價格來看,豫南以南地區普遍在托市價格附近波動,豫北地區目前集中在1.17-1.19元/斤,但即便如此,和國家小麥庫存拍賣成本價格也相差無幾,如果考慮到新陳麥問題,實際上新麥價格應該更高一些才對。

            因此,與稻谷一樣,小麥價格近期的異動也在國家可控范圍之內——目前國家臨儲庫存大約在9000萬噸上下。

            對于今年價格上漲最兇的大豆市場,反而是壓力最小的一個品種。

            今年國內大豆價格的上漲,主要在于食用非轉基因大豆市場,目前該品種市場規模大約為年消費量800-900萬噸之間,月均消耗量為66萬噸的水平。自5月份以來,中儲糧已經采取了多次拍賣活動,雖然總量不及市場預期,但需求和供應之間的絕對數值要遠遠低于玉米。

            從最近一期的大豆拍賣結果來看,雖然因需求壓力下價格底部還在抬升中,但最高成交價格明顯回落——加上豆制品并非市場,其可替代食品眾多,也限制了其價格的最終漲幅。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四大主糧作物價格走勢上漲趨勢明顯,但各品種之間的調控壓力不同,其中調控壓力最重的為玉米,這也顯示,一旦超出有關預期,其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也越高。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今年小麥糧食價格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