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自如的房屋租賃糾紛屢發不斷。
日前,多位自如房屋業主表示,收到自如的降價通知,個別房源的委托價格降幅接近30%。若不接受降價,自如將單方面解約并給予業主兩個月房租的賠償,但業主則需要賠償自如改造房屋時的裝修及家電費用。
7月1日,自如相關人士回應時代周報記者:“因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城市規劃變更、商圈遷移、社區嚴格管控出入等不確定因素,并未出現租房旺季,市場整體租金價格穩中有降,極個別房源收房價格已高于出房價格,與我們跟業主委托協議里租金逐年上漲的約定背離。”
盡管自如稱,為避免出現收出倒掛的情況,也為平衡市場,已與極個別業主展開友好協商工作。但記者走訪發現,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同一小區內,不僅出現了業主被要求降租的情況,也出現了租客被要求漲租的現象。
左手降租金右手漲房租
“6月20日下午,我第一次接到自如資產管理部門的電話,主要就是強調疫情期間租賃市場不景氣,自如想讓我在原租金的基礎上下調1120元,如果不同意,他們就要解約。”6月30日,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劉女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17年8月,劉女士與自如簽訂了為期5年的長租合同。據劉女士介紹,當時是按照“老破小”的標準收房,房子租金7000元/月,房租按每年3%的漲幅標準上調。但此次疫情期間,自如要求自己將房租下調至5880元/月,并且在此后合約期內都按照新的房租價格執行合同條款。
如果拒絕自如的下調要求,劉女士將面臨是自如單方面解約的情況。自如稱會按照合同規定賠償劉女士兩個月的租金,但同時,劉女士需要賠付自如一個月的空置期費用以及裝修折舊等相關費用。
劉女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按照自如的賠付標準計算,最后自己還要向自如賠付21000元左右。
劉女士的情況并非特例。此前,一些房屋業主會與自如簽訂長期租賃合同,自如按照每年3%的幅度給業主上調租金。但部分業主反映,自如要求業主此次降租后,在未來合同存續期間均按照降價后的租金來執行合同條款。
6月30日,北京市豐臺區某業主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疫情期間,大家都要互相理解,短暫降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自如要求剩余合同期的租金價格都按降價后的租金來執行,這是我們接受不了的。”
不僅業主被要求降租金,在走訪過程中時代周報記者還發現,部分自如租客也被自如要求漲房租。
2019年6月,張軍(化名)開始在北京市朝陽區租住自如房屋,以“半年付”的形式,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合租租約合同。
疫情期間,因為小區嚴控外來人員的出入,張軍租住的房屋并沒有保潔和維修服務。據張軍介紹,從2月到4月,自己并沒有在出租房內居住,房屋屬于空置狀態。自如雖然打出了減免租金的口號,但是房租都是提前半年就預付了的,沒享受到的服務不給退費,減免的房租也沒有退還。
眼看租約馬上要到期,張軍考慮搬家麻煩,決定續租。
然而自如管家卻告訴張軍,現在續租房屋價格已經漲到3260元/月,而一年前,張軍當時的租房價格是2890元/月。
2020年初,部分自如的租戶反映:疫情期間,自如不僅沒有任何減免措施,還在續約后漲價,甚至某些小區出現了疫情期間催促租戶換房搬家的情況。據澎湃新聞報道,有自如工作人員趁租客不便搬家換租,哄抬租金,續租租金普遍增長10%-30%,最高達38.3%。
雖然事后自如CEO熊林也曾發朋友圈解釋:“自如近期的價格調整均為因為產品續約類型不同,以及基于市場價格變動的既定系統價格調整,不敢說100%合理,但絕無一例是趁疫情之機發起的卑鄙鉆營之舉。如有任何一例實證為趁疫情漲價,我和全體管理團隊即日立刻辭職。”
但部分自如用戶仍不買賬,認為自如“一魚兩吃”的吃相太難看。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若不是走入困境,自如不會以品牌信譽換取利潤。
資金鏈壓力增大
公開資料顯示,自如為鏈家地產內部創業項目,正是背靠鏈家這棵大樹,自如的發展十分迅速。
據自如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自如全國管理房源超過100萬間,服務150萬在住租客和50萬業主。自如旗下的保潔、搬家、維修等生活服務產品,累計服務訂單超3000萬單。
2020年初,熊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這樣一個創造了巨大價值的商業行為,如果本身無法賺到錢,那不是行業的問題,而是企業的經營管理出現了問題。”
有業內分析認為,伴隨著競爭對手迅速崛起,在市場上,自如一家獨大的局面已一去不復返,為了留住用戶,自如走出了高品質服務和優良裝修的精耕模式,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成本的提高。
據第一消費金融數據,自如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累計虧損近13億元。為完善公司運營,充足后備資金,自如從 2018 年至今,曾開展多輪融資。
2018年初,自如完成了40億元的A輪融資;同年3月,自如完成 A+輪融,金額未知;2019年6月,自如完成B輪融資,募資5億美元。
6月15日,北京自如生活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不再包含房地產開發、銷售自行開發的商品房。與此同時,原控股股東北京自如資產管理將其持有自如生活97%的股權騰挪至自如天津。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從2019年8月至 2020年3月期間,左暉將自如系內部做了一系列資產梳理,把自如資管的14家子公司騰挪至自如生活旗下。有業內人士猜測,此次自如生活將股權挪至自如天津旗下,實則是為其上市布局。
事實上,眼下長租公寓行業,并非自如一家遇到麻煩。
從已上市的長租公寓品牌來看,青客公寓2017年至2019年,分別虧損2.45億元、4.99億元、4.98億元。
據房東東數據,2019年53家長租公寓出現經營問題,資金鏈斷裂及跑路的共有45家,被收購的有4家,拖欠或拒付房租的有4家。其中,杭州成為“重災區”,位于杭州的樂伽公寓、國暢、喔客公寓、德寓科技、中擇房產等接連出現資金鏈危機。
“對于長租公寓來說,想要長遠發展,核心還是穩健運營,管好資金鏈。”7月3日,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行業洗牌加速
實際上,經歷了2019年的行業洗牌,眾多長租公寓品牌調整戰略希望再戰2020,但新年伊始,爆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卻給整個行業踩了一腳急剎車。
根據鏈家數據,2020年1月,全國18個重點城市的住房租賃總成交量環比下降40.99%,同比2019年1月微增0.63%,比2019年2月(春節當月)下降18.21%。此外,2020年1月新增房源和客源數量的環比降幅,分別高達48.28%和42.64%。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復工復產陸續有效展開,但租賃行業卻一直沒有等來“春天”。
根據貝殼研究院數據,全國重點18城,6月第三周租賃市場成交量又出現小幅下降。北京市6月上旬成交量環比出現明顯上漲,但由于疫情反復影響, 6月第三周成交量相比第二周下降31%。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即使在需求明顯回升的4、5月,北京整體租房價格仍低于去年。其中4月北京租賃住房平均租金為80.8元/平方米/月,環比下降1.1%,同比下降6%;5月份平均租金水平為84.33元/平方米/月,環比上漲4.2%,但同比仍下跌2.7%。
7月3日,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租房市場總體來看危與機并存,返城管控、租金上漲乏力會對長租公寓帶來壓力,而國家對中小企業優惠政策及住房租賃扶持,將增強長租公寓應對疫情的能力,市場會加快優勝劣汰,有競爭力的長租公寓將獲得長遠發展。
據前瞻研究院分析,眼下在長租公寓行業想盈利只剩兩條路,第一是降低拿房成本;第二是靠產品創造的溢價能力,將與公寓相關的增值業務做好。但白熱化的競爭讓第一條路越來越難實現,沒有足夠規模的企業,利潤空間會進一步受擠壓,因此現階段做大規模是長租公寓業務的重點。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長租公寓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目前長租公寓企業的擴張規模逐漸放緩,管理房源量增速大幅下降,城市拓展維持在開發業務的戰略高地,基本不再新開城。在經歷了快速擴張之后,擺在公寓運營商面前的問題是如何精細化運營,降低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從而提升利潤水平,真正實現規模化效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自如降業主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