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實現“開門紅” 如何看待“開門紅”?

            海關總署3月7日發布消息,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4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2.2%。

            其中,出口3.06萬億元,增長50.1%;進口2.38萬億元,增長14.5%;貿易順差6758.6億元,去年同期為逆差433億元。

            按美元計價,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344.9億美元,增長41.2%。其中,出口4688.7億美元,增長60.6%;進口3656.2億美元,增長22.2%;貿易順差1032.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逆差72.1億美元。

            其中,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42萬億元,增長57%。其中,出口1.33萬億元,增長139.5%;進口1.09萬億元,增長10.3%;貿易順差2472.8億元,去年同期為逆差4266.5億元。按美元計價,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718.3億美元,增長67%。其中,出口2048.5億美元,增長154.9%;進口1669.8億美元,增長17.3%;貿易順差378.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逆差619.4億美元。

            分析

            淡季不淡 如何看待“開門紅”

            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實現“開門紅”,其中,出口表現尤為強勁。

            數據給人的直觀感受是,去年前2個月我國“大進”,而今年則是“大出”。其實,進出轉換之間,離不開同一個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前2個月進出口同比下降9.7%,較低的基數是今年前2個月增幅較大的原因之一。

            “但即使與2018年、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2個月進出口增速也有20%左右。”他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認為,就地過年是今年以來外貿尤其是出口大增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這與記者先前調研的觀感一致。往年1、2月正是春節前后,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外貿淡季。而今年許多工廠訂單爆滿且人員整齊,開足馬力趕工發貨。

            “中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復工復產達產。”屠新泉說,“前2個月的外貿表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中國的需求依然強勁,中國對世界起到了穩定供應的作用。”

            從貿易伙伴看,今年前2個月,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7862億元,增長32.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4%。

            緊隨其后的歐盟、美國、日本,與我國進出口總值分別為7790.4億元、7163.7億元和3492.3億元,分別增長39.8%、69.6%和27.4%。

            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62萬億元,增長23.9%。

            對主要貿易伙伴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均實現增長,說明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這為我國拓展外貿發展空間、推動外貿持續向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數據還顯示,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均有較大提升。這表明,我國外貿的市場主體韌勁與活力在持續增強。

            李魁文說,前2個月外貿實現“開門紅”,為全年開了一個好頭。也要看到,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外貿穩增長任重道遠。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外貿企業仍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航運費用大幅上漲、集裝箱“一箱難求”等難題。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要促進外貿穩中提質,要在加強對中小外貿企業信貸支持上下更大功夫,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與此同時,要深化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穩定加工貿易的同時,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

            (記者 張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貿易進出口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