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成都今年已完成242個“兩拆一增”點位 已拆除違建面積1.3萬平方米

            曾經的閑置地塊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綠地,每一步都有鳥語花香。美好生活場景中,既有顏值又有溫度。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2021年,成都市共計1421個“兩拆一增”目標點位,目前已完成點位242個,正在實施點位520個,已拆除違建面積1.3萬方米,拆除圍墻長度2.8萬米,植綠面積68.1萬方米,打開空間108.9萬方米。

            福字街機關停車場

            綠植與道路融為一景

            初夏時節,濃濃深情寫滿樹梢,裊裊地滋生著香馨。

            在錦江區福字街區機關停車場,各種綠植與道路融為一景——鮮花、樹木在陽光的映襯下增添詩情畫意,而隨著花池向前不斷延伸,層次分明的花境,也“溢出”錯落有致的別樣美感。

            “兩拆一增”整治中,錦江區在拆除范圍內打造精巧花境,將機關內部空間與街道連為一體,形成開放式綠色空間系統。

            “走到這兒的時候,確實覺得開敞了不少。”家住錦江區書院街道的王麗芬見證了這一幕變化。“以前的圍欄給人一種冷冰冰的觀感,現在從視覺上、心理上拉了距離。”

            城在綠中,園在城中,城綠相融。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帶頭拆除圍墻,拆除有礙空間開放的圍墻、把街區內部空間變成城市公共空間,持續推進“兩拆一增”向縱深發展。

            武侯大道鐵佛段與金履路交匯處

            綠色在回家的路上

            綠色在街頭,在巷尾,也在回家的路上。“以前總是羨慕別人家門口的‘小公園’,現在回家的路也有小公園啦。”談起家門口的變化,家住武侯區金茂府的張大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步入武侯大道鐵佛段與金履路交會處,綠油油的草地,五彩斑斕的花朵,城市空間與綠色生態相互交融,氤氳出浪漫的景色。

            此前,這里還是一片閑置空地,300米的圍墻使它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真空地帶”,但經過“兩拆一增”整治,這里容貌大變樣!

            蜿蜒的慢行步道旁,錯落有致的綠植,一簇簇盛開的鮮花在微風中搖曳,引來蝴蝶和蜜蜂追逐嬉戲,夏日的生機與活力盡顯其中。

            不斷延展的城市綠地,也讓市民享有更多的綠色福利、生態福祉。

            五里墩·陶里小游園

            開敞空間蔥蘢別致

            打開圍墻,開放空間,讓公園與市民更親。從茶店子路右轉到五里墩路,伴隨一路蔥蘢綠竹,便到了陶里小游園。

            在這里,精心設計的綠植呈現出高低錯落的景致,小游園內還有一座陶藝博物館,市民可以在這里欣賞陶藝作品,了解陶藝文化,甚至親手制作一個陶藝物件。

            “以前雜亂的環境變成現在的景色,真的打心底感到高興。”看著身邊一處處有形的變化,市民董先生感受到了深深的幸福感、獲得感。

            “道路名字體現了這里的內涵,你看這里處處都是和陶藝相關的元素,它們都在詮釋著‘陶里’這一名字背后的含義。”目前,一環路兩側實體圍墻,鐵路沿線封閉臟亂空間等具備實施“兩拆一增”條件的點位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植一片綠地,建一座游園。通過“小而美”的改造,持續優化街區功能形態,讓居民感受身邊的“微幸福”。

            本報記者 李霞 文/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成都 兩拆一增 點位 違建面積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