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近日對“三孩”政策下西安育齡青年生育意愿展開調查,調查數據顯示:近九成的育齡青年暫無生育“三孩”的意愿,養育成本過高是制約育齡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因素。
收入越高“二孩”、“三孩”生育意愿越低
為了解西安育齡青年對“二孩”、“三孩”的生育意愿,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近日在全市抽取100位育齡青年開展專項調研。調查顯示,2%的育齡青年選擇做“丁克”,不考慮要孩子,67%的育齡青年只愿意生育一個孩子;23%的育齡青年愿意接受“二孩”;只有8%的育齡青年可以接受“三孩”。
調查顯示,在愿意生育“三孩”的8位育齡青年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有4位,占50%;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3位;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僅有1位。在愿意生育“二孩”的23位育齡青年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數最多,占43.5%;月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間和月收入在10000以上的分別占34.8%和21.7%。這說明,低收入群體生育孩子意愿更強,高收入群體往往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個人事業發展上,生育意愿反而不高。
年齡越大 “二孩”、“三孩”生育意向越強
調查顯示,在20—25歲、25—30歲、30—35歲、35—40歲年齡段愿意生育二孩”、“三孩”的育齡青年分別占比10%、12.8%、14.3%和15.4%。這說明育齡青年的年齡越大,“二孩”、“三孩”的生育意向越強,因為中年家庭經濟基礎較為穩固,能夠負擔的起生育孩子的成本,所以生育意愿相對青年家庭稍高。
調查顯示,在31位有意愿生育“二孩”、“三孩”的育齡青年中,大專及以下學歷育齡青年占48.3%;本科占32.3%;研究生占比12.9%;博士占6.5%,這說明文化程度的越高,“二孩”、“三孩”的生育意愿越低。高學歷者對孩子成材的期望很高,對單個孩子的養育成本投入也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育意愿。
已有“二孩”的家庭更有意愿生育“三孩”
調查顯示,在有意愿生育“三孩”的8位受訪者中,“未婚”、“已婚未育”、“已婚育有一孩”、“已婚育有二孩”的分別占比12.5%、12.5%、25%和50%。這說明已有“二孩”的家庭更有意愿生育“三孩”,這類家庭在養育孩子方面更有經驗,而育有“一孩”的家庭往往會等“二孩”出生之后,再去決定是否生育“三孩”。
養育孩子成本較高成為影響生育意愿主要因素
調查顯示,在不愿生育“二孩”、“三孩”的69份問卷中,有84%的受訪者認為“經濟負擔較重”是不想生育的主要原因。據一位受訪者反映,養育成本共涉及衣食住行、日常用品、文娛休閑、教育培訓、醫療保健等多個方面,兒童支出占家庭經濟總收入的比例居高不下,對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更適合只撫養一個孩子。另一位受訪者估算孩子一年的花費,孩子興趣班及課外輔導班平均1萬元,放假帶小孩外出旅游基本控制在1-2萬元,小孩生病的醫療支出每年花費也在3000—5000元左右,約占家庭年收入的30%,所以養孩子各方面支出都較高,因此不會考慮二孩。
調查顯示,75%的受訪者認為“時間精力有限”是制約生育“二孩”、“三孩”另一重要因素。夫妻雙方都是上班族,白天沒時間帶孩子;父母年紀大,精力和體力有限,帶孩子都很不方便。在受訪女性中,43%的女性表示生育期會面臨更大的職場壓力,影響職場競爭力與上升空間,23%的女性會因為養育小孩而待業。
調查顯示,43%的受訪者認為“自身生育年齡偏大”是制約生育“二孩”、“三孩”因素之一。當年齡超過35歲之后,育齡婦女普遍擔心自身身體狀況,生產過程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疼痛,這使得部分大齡育齡婦女不得不放棄“二孩”、“三孩”。
調查顯示,54.6%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教育孩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讀書難、讀書貴”。現代家庭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質量,希望孩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傾向于用所有的資源精心培育一個優秀的孩子。據受訪者反映,雖然目前好學校的入學名額很緊俏,各種興趣班、培訓班的費用也很高,但仍舊會全力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