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華南理工大學萬余名新生開始在三個校區入學報到。今年,華南理工大學共錄取本科生6895人,研究生7410人,其中,博士生1138人,碩士生6272人。
“My Pass”云報到更安全更便捷
華南理工大學統籌推進2021級新生開學報到疫情防控工作,從嚴從緊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萌新們都能安全便捷地入學報到。學校今年特意將新生報到的時間延長為兩天,引導省內外新生分批錯峰報到。
新生到校后,憑借錄取通知書或校園一卡通,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穗康碼或粵康碼綠碼,測溫后即可進入校園。學校在門崗處設防疫檢查點,提供防疫用品。新生報到首日,學校黨委要求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全員深入迎新一線,校黨委書記章熙春來到五山校區南門口檢查防疫與準備工作,與報到的新生及家長交流,要求現場工作人員務必耐心、細致,確保新生安全入校。
為降低疫情風險,華南理工大學今年取消了集中報到點,啟用自主開發的 “My Pass”系統進行線上報到。新生進入校園范圍后,只需要使用系統中的“開學報到”功能,通過人臉識別和定位技術,即可在指尖完成“云報到“”云注冊“和繳費確認,實現了疫情防控“不聚集”“零接觸”。
全流程服務更貼心更溫暖
受疫情影響,在筑起疫情防線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接觸和面對面交流。如何透過疫情防線,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心和溫暖?華南理工大學的迎新舉措頗為用心。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五山校區、大學城校區、廣州國際校區都設置了迎新咨詢服務和應急服務點,校內隨處可見工作人員、志愿者、各種指引牌、電瓶車,隨時為有需要的學生和家長提供幫助。學校還設置了行李物品暫存點,新生來校之前可以將個人物品先行寄到學校,待報到成功熟悉校園情況后,再去指定地點領取行李。以往全家上陣拖著大包小包急匆匆趕路的場面不見了,做到了讓新生和家長少跑路、少流汗。
不讓任何一位學生因經濟困難而放棄學業,華南理工大學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入學資助體系,還在線上線下都開通“綠色通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更方便地申請緩交學費和住宿費。學校校長高松特意來到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給正在辦理手續的學生發放愛心禮包。
新專業 新書院 廣州國際校區又有新亮點
2019年,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開始招生,作為全國唯一“全部新工科學院”的校區,近三年發展迅速,亮點紛呈。2020年,校區獲批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教育改革試點。2021年,校區成立新學院、啟用新書院、增加新專業、采用新的招生方式,看點頗多。
校區新成立未來技術學院,是大灣區唯一一家未來技術學院,聚焦未來革命性、顛覆性技術人才需求,著力培養具有前瞻性、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推動“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在今年新增的3個專業中,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均設在未來技術學院,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在微電子學院開設。
校區采用“現代書院制+全員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今年啟用了第二個書院——銘誠書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國際校區設計總顧問何鏡堂院士擔任院長,今年首次通過綜合評價招生方式招錄的本科新生,將全部進入銘誠書院學習。(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華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