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超前點播招致口誅筆伐 長視頻平臺取消超前點播引熱議

            不見其人,先聞其聲。

            幾次熱搜之后,以懸疑著稱的迷霧劇場終于回歸。國慶假期結束,新劇《八角亭謎霧》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將于10月13日上線開播。

            不同以往,因為趕在超前點播“作廢”的特殊節點,迷霧劇場回歸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國慶期間,包括愛奇藝在內的三大長視頻平臺取消超前點播,成為了影視娛樂行業最大熱點。站在行業外看,這種商業模式自誕生起就爭議不斷,沸沸揚揚幾年后,資本終于向民意低頭。

            站在行業里看,拋開超前點播的去與留,真正的難題依然停在各大平臺如何實現盈利。換句話說,這個模式既然不是超前點播,那應該是什么。

            上一次重磅登場的迷霧劇集,有超前點播的加持,痛并快樂著。那些罵得越兇狠的人,往往都是動了心的人。觀眾無聲附和,拿錢來表達對劇集的喜愛、對模式的不滿。

            這些年,短視頻咄咄逼人,長劇以質取勝成為共識。提質意味著更大的投入,更精品化的產出,即學會花錢,用更多的錢造更少的劇。

            好劇不斷涌現,生財之路還不清晰。靠會員運營的增長模式觸到天花板,財報里幾家傳統流媒體平臺仍未擺脫虧損狀態,只能用虧損收窄艱難自慰。

            國慶假期,奈飛模式逼出全球大熱韓劇《魷魚游戲》引關注。相關話題討論不斷蔓延,很快波及長視頻平臺能否迎來商業模式和市場環境的轉折點。

            與其說是轉折點,不如說是抉擇點。現階段的長視頻平臺像獅身人面像,想成為奈飛,卻又都不是奈飛。會員收費標準相對較低,大多停留在廣告、會員兩條腿支撐的階段。

            超前點播之所以招致口誅筆伐,也在于“VVIP”致使VIP貶值的質疑被重新提起,會員價值大打折扣,體驗差、套路多,這筆錢掏的名不正言不順。

            以什么樣的姿態面對觀眾,拿什么樣的作品呈現出來,是長視頻平臺必須回答的問題。除了告別超前點播,更要和天價片酬、流量明星、注水爛劇做徹底切割,正是這些陋習干擾了行業秩序與創作審美。

            撥開迷霧,愛奇藝梳理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大膽嘗試用青年導演,永遠相信演技派,不拖泥帶水,學著培養規模化培養用戶,并養成穩定的收視習慣,接下來才是如何順理成章地收割獲利。

            就像《魷魚游戲》并非天生麗質。從《寄生蟲》走到今天,類似輸出都是將精致的視覺風格,搭配高度類型化的商業敘事,兼具社會矛盾恰到好處的映射,從而最大限度壓縮失敗概率。

            影視,不僅可以揭露現實,更可以改變現實。這或許是影視劇最勵志的存在,作為近年來生產制作影視劇的最強陣地,希望流媒體平臺們能借助手里的長劇,利用現實真正改變自己。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長視頻平臺 取消超前點播 商業模式 市場環境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