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落地將筑牢防止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安全屏障,營造綠色網絡生態環境,引導中小學生依法理性上網,保護他們的健康成長。
當今,網絡游戲互動性、沉浸性、仿真性強,操作便捷,具有較大吸引力,但中小學生尚處于身心發育階段,自控能力較弱,容易過度使用網游,甚至產生依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游,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形成良性互動的合力,共筑安全屏障。學校層面,要建立完善的網絡素養教育體系,教師利用專題課、班隊會等向學生宣傳沉迷網游的危害,引導他們文明健康上網;利用信息技術課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掌握網絡知識,學會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游戲。同時要豐富校園生活,組織開展各類文藝、體育和社會實踐等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現個人價值,培養興趣愛好,并幫助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自覺遠離網游的誘惑。家庭層面,家長要以身作則,避免自己成為“低頭族”“手機控”,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安排有益的課余休閑活動,使其分散對網游的過度注意。社會層面,要加大對網絡的監管力度,實施網游實名認證,推行網游分級制度等。
網游、手機無一不是手段、工具,將它們抽離,學生還會沉迷于其他東西。真正釜底抽薪的解決辦法,是找到他們沉迷的病根——是課堂無趣還是有畏難情緒?是享樂至上還是陪伴缺失?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網游以外的東西填補學生的內心需求,讓他們不是因為不能而不去玩網游,而是覺得不需要才不去玩網游。找到并拔除病根,構建良性網絡環境,才是贏回并持續吸引中小學生注意力的有效辦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