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
中國吉林網 李煦 攝
當天,吉林在長春市創意汽車研發產業園項目地舉行吉林省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系列項目開工活動。
【資料圖】
這次活動,傳遞出大量發展細節。2023年,吉林省計劃實施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系列項目167個,總投資約千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200億元。
這意味著,未來吉林省將吸引帶動更多配套項目落地投產,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本次活動,記者全程參加。
期間,除感受到了吉林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外,還被其中產業“發力點”深深吸引。
比如,吉林省要千方百計做大汽車后市場,向后延伸汽車產業鏈條,構建汽車產業生態。
眾所周知,汽車后市場開啟了新模式探索,由此也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汽車產業是吉林省最重要的支柱產業,聚焦汽車后市場,這個汽車大省有空間、有潛力。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的意見》當中提到,吉林省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發源地,圍繞整車企業自發形成了集整車制造、零部件生產、汽車后市場服務為一體的集群集聚形態,打造了一汽動力總成園、富奧工業園等一批特色汽車產業園區。
那么,如何挖掘汽車后市場這片“藍海”?吉林已有謀劃。
中國吉林網注意到,1月30日,全省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動員大會召開,也釋放了一系列加快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具體舉措。
其中,對于后市場前行路徑,亦有清晰勾勒。
會上提到,吉林省要深耕細作汽車后市場做精“龍尾”推動“汽車+”融合發展“上臺階”。聚焦汽車從銷售到報廢全過程,向后延伸汽車產業鏈條,著力打造“汽車+”融合價值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科學規劃加快布局充換電網絡,構建服務支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金融體系,辦好中國汽車創新大會、長春汽車博覽會等重點活動,探索汽車工業旅游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發展模式,建設汽車露營基地、主題公園等有代表性的汽車文化體驗性項目。
搶機遇抓創新,就是給未來提前“預留”發展空間。
中國吉林網 李煦 攝
根據《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的意見》,到2025年,產業集群實力進一步增強,產業生態全面構建,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構建以長春市汽車集群為核心,吉林、四平、遼源、松原、白城、延邊、梅河口等地區專業化“配套集群”協同聯動的新發展格局。一汽集團建成世界一流企業,長春建成世界一流汽車城,引進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和品牌、引育一批關鍵零部件企業、創建一批創新平臺、促進一批產教融合項目、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搭建一批應用場景,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全國,并具有一定國際輻射能力。
眼下,吉林省正深度謀劃布局產業項目,全面塑造汽車產業發展新優勢。千方百計做大汽車后市場,對吉林發展意義幾何?
此前,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主任、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冰曾與記者有過深度探討。
“歷經不斷發展,吉林省形成了以一汽集團為核心的汽車產業鏈與市場布局。”朱冰表示,近年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愈演愈烈,吉林省汽車產業正面臨轉型升級帶來的重大機遇。具有創新內核的高度集群化汽車產業將具備強大的核心輻射作用,屆時吉林省將建成以研發創新為前端、以整車集成及零部件匹配為中端、以向服務業延伸為后端的汽車產業鏈條,并有望進一步落成智慧新能源汽車示范區、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體驗區、冰雪特色工業旅游區等,形成具有鮮明汽車烙印和地方特色的城市吸引力與文化氛圍,真正形成全周期全鏈條的汽車產業集群高地與可持續發展生態。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