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世界睡眠日特別訪談丨張延赤:睡個好覺真的不難!-焦點資訊

            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睡眠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由于各種原因,都存在睡眠問題。

            在世界睡眠日到來之際,為提高廣大市民對健康睡眠與相關精神心理疾病的認識,中國吉林網特別邀請了長春市第六醫院黨委書記張延赤做客直播間,針對睡眠健康這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吃鎮靜催眠藥人就會變傻?

            話題,從一份問卷調查結果打開!

            在世界睡眠日之前,中國吉林網針對廣失眠者做過一份問卷調查,其中,廣大失眠患者對于鎮靜催眠類的藥物使用特別困惑,甚至有患者表示吃了鎮靜催眠藥人就會變傻。那么,鎮靜催眠類的藥物到底能不能吃?

            張延赤表示,廣大失眠的患者對于失眠的藥物治療最困惑的就是鎮靜催眠藥物的使用,臨床上看有兩種明顯的認知誤區。

            “一是鎮靜催眠類藥物有毒論,很多患者認為鎮靜催眠類藥物千萬不能吃,一但吃上一次就得終身服用,吃了鎮靜催眠藥人就會變傻。另一類是是鎮靜催眠類藥物有神論,失眠患者會認為失眠睡不著覺就得吃鎮靜催眠類藥物,不吃就睡不著,為此長期服用,造成藥物的依賴。”他說,其實以上兩種認知,無論是有毒論還是有神論都是錯誤的。

            張延赤介紹,鎮靜催眠類藥物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苯二氮卓類,也就是所謂的各種半衰期的安定,另一類是非苯二氮卓類,比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片等。

            鎮靜催眠類藥物不是毒品,不會因為吃上一次兩次就產生過度的傷害。

            他建議,無論是苯二氮卓類還是非苯二氮卓類藥,都不推薦長期使用,失眠除了服用這類的藥物以外還還可以進行睡眠認知行為治療或物理治療等。

            睡覺做夢是不是就是沒睡好呢?

            對于這個問題,張延赤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說:“我們在睡眠中出現夢境是非常正常的一個事情。可以說明兩點,第一點說明我們是睡著了,第二點說明在我們的睡眠在深睡期。”

            睡眠和一年四季一樣,具有周期性的過程。大多數人都是從N1、N2期開始睡眠,隨后進入N3、REM期,最后重復N1、N2 、N3、REM的過程。

            “做夢大多發生在N3期和REM期,在我們淺睡眠期N1、N2期很少出現夢境。我們做夢是因為在做夢時存在覺醒,覺醒的時候被您覺察到,您才會知道在做夢。而大多數情況下做夢是不被自己覺察到的。” 張延赤說,做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人潛意識的釋放,臨床上會看到很多性格內向,不愿意表達的患者,夜間用夢境的形式來表達情緒。

            打呼嚕就代表著睡得好、睡得香?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睡著后打呼嚕就代表著睡得好、睡得香?

            對此,張延赤予以否定。“打鼾是又叫打呼嚕,是指呼吸過程中氣流高速通過上呼吸道的狹窄部位時振動周圍軟組織發出聲音而引起。打鼾的過程中如果伴隨著低通氣或是呼吸暫停,如果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一種睡眠的疾病。”

            打鼾也會帶來很多表現。張延赤也從六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首先,日間工作或學習時間困倦、瞌睡,嚴重時吃飯、與人談話時即可入睡,甚至發生嚴重的后果,如駕車時打瞌睡導致交通事故。

            其次會出現頭暈乏力。由于夜間反復呼吸暫停、低氧血癥,使睡眠連續性中斷,醒覺次數增多,睡眠質量下降,常有輕重不同的頭暈、疲倦、乏力。

            第三,精神行為異常。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精細操作能力下降、記憶力和判斷力下降,癥狀嚴重時不能勝任工作,老年人可表現為癡呆。抑郁焦慮等。

            第四,頭痛。常在清晨或夜間出現,隱痛多見,不劇烈,可持續1-2小時,有時需服止痛藥才能緩解。與血壓升高、顱內壓及腦血流的變化有關。

            第五,個性的變化。如煩躁、易激動、焦慮等,家庭和社會生活均受一定影響,由于與家庭成員和朋友情感逐漸疏遠,可以出現抑郁癥。

            第六就是夜間睡覺過程中憋醒,多動不安,多汗,夜尿頻繁,甚至是夜間睡眠行為異常,驚叫、囈語、夜游、幻聽等。

            導致失眠的五大常見原因有哪些?

            那么,為什么會失眠呢?導致失眠的常見原因又有哪些呢?

            張延赤從五個方面給出了全面解答。

            首先,是軀體性原因。軀體疾病伴隨的失眠。例如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腫瘤疾病等。

            其次是生理性原因。外源性失眠,環境因素及睡眠習慣不良等。例如值夜班、環境吵雜、熬夜工作,熬夜看手機、玩游戲,睡前飽食,飲水過多、睡前做運動等。

            第三是精神心理性原因。“一是抑郁性失眠,以早醒及白天睡眠增多為主要特點。二是焦慮性失眠,以入睡困難、夜間易醒等為主要特點。三是精神疾病伴發失眠。”

            第四是藥物性原因。例如服用興奮性藥物和其他疾病治療藥物等。

            第五是睡眠相關疾病。包括非器質性失眠癥,睡眠的相關疾病。

            “失眠除了影響一個人身心健康,長期失眠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甚至會導致癡呆。失眠導致衰老、縮短壽命,產生肥胖,導致精神障礙。睡眠質量的好壞對個體的免疫水平的高低也是有影響的。” 張延赤說。

            那么,治療失眠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張延赤表示,治療失眠可以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主要是指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國際上公認的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的心理學治療方法,通過治療可以使失眠得以治愈,擺脫藥物。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文字

            郭亮/攝影

            王禹 付瑩/攝像

            王禹/制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