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高集團搶抓春季氣溫回暖的有利時機,全面啟動春季養護工作,確保高速公路通行安全有序。
(資料圖片)
3月22日,中國吉林網走進吉高集團雙遼分公司轄區,看到在高速公路的春季養護工作中,一些工人的小發明、小創造大大提高了春整效率,還降低了成本。
NO.1 水車改裝護欄板清理車
在集雙高速公路K385公里處,為了提升路容路貌、保證行車安全,吉高集團雙遼分公司林海養護工區的工人正在清理路邊枯草、維修交通安全附屬設施、路面灌封、清洗護欄板。
“這個水車改裝護欄板清理車的效率太高了,這是工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林海養護工作主任王宏偉說,在日常工作中,他們發現護欄板的清洗工作是比較難的。以前,他們用水車后面的水槍對護欄板進行清洗。一輛車可以裝10立方米的水,但只可以清洗2公里的護欄板。水用盡后,車要回到工區再次灌水,往返需要1個小時以上。按照集團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的要求,工人們對清洗設備進行改造升級,在6分管上面鉆了6個出水孔,而且出水孔與護欄板高度一致。這樣,減少了出水量,增加了水車的工作里程,一車水可以清洗20公里的護欄板,清洗里程是原來的10倍。
水車改裝護欄板清理車提高了工作效率。
NO.2 小型瀝青修補罐
在吉高集團雙遼分公司長嶺養護工區,工人們自己研制的小型瀝青修補罐在修補破損的坑槽時可派上了大用場。
據長嶺養護工區主任董明介紹,這個小型瀝青修補罐體積小,便于操作,工人在路面上發現破損的坑槽時,不用記錄后統一修補,而是可以做到隨時修補。節約燃油、用料精準,提高了作業效率。
記者看到,這個小型瀝青修補罐可以現場加工瀝青,并且實施攤鋪工作,再利用小型軋道機平整路面。大概15分鐘左右,一個破損的坑槽得到修復。
小型瀝青修補罐體積小,便于操作。
NO.3紅外感應報警器
在長嶺養護工區,工人研制的道路施工紅外感應報警器,也就是自動搖旗手,用于替代日常養護維修施工作業中的人工搖旗手。這是工人用廢物改造的一個太陽能裝置,它上面的小紅旗不停地搖擺,而且發出響亮的提示音,既節約了人力成本,也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據悉,吉高集團雙遼分公司按照集團精細化管理的部署要求,充分依托“董明勞模創新工作室”,鼓勵引導各工區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目前已完成錐桶自動收放機、懸臂式綠化修剪車、打樁車改裝樹木修剪車、水車改裝護欄板清洗車、機械避障打草設備、小型多功能路面修補設備、紅外感應預警裝置、路巡電子現金日記賬等十幾項工具和管理類研究創新,既提升了效率,又節省了資金。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文字/圖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