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4日,吉林省“服務企業月”政策舉措新聞發布會召開,中國吉林網獲悉,當前,全省冶金建材行業正處于積極應對外部市場需求結構調整、內部產業結構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按照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的部署要求,立足于精準對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拓寬省內工業品生產企業銷售渠道,擴大省內重大項目采購地產工業品市場份額,助力企業健康發展,進而鞏固工業經濟運行企穩態勢,省工信廳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產需銜接工作,重點從供需兩個方面,搭建起重點工業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單位的供需對接、交流合作平臺,幫助生產企業拓寬市場渠道、幫助項目單位降低建設成本,從而營造兩個市場有機聯動、兩個主體互利共贏的發展氛圍。
圍繞冶金建材企業,省工信廳搶抓全國項目建設市場加快恢復這一契機,從2月中旬開始就進行了提前謀劃、先期部署和周詳準備,積極協調發改、教育、住建、水利、交通、文旅等18個省直相關部門和單位,詳細梳理匯總出2023年全省重點工業建設項目885個、全省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127個、全省重點房地產建設項目568個,以及全省重點建設項目配套材料的生產企業397戶。3月下旬,省工信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工業產品產需銜接工作的通知》,并將上述項目和企業形成匯編,向各市(州)及省內重點工業企業進行信息發布。4月12日,圍繞冶金建材企業部分重點產品在同質同價的情況下、具備非常高的地域優勢和性價比優勢,省工信廳聯合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組織省內相應領域的重點項目建設單位和重點生產企業,召開了全省重點產品產需銜接大會,將冶金建材行業的產需銜接工作落細落實。截至目前,吉林市已按照“水泥和商砼企業”“建材與建筑企業”“化工產業鏈上下游”等方向,分類進行了專題對接,進一步強化核心工業企業產品的互采互供;通化市圍繞產業結構特點,組織召開了本地產品互采互用推進會,為企業產品擴大銷售創造了條件。
下一步,省工信廳將按照全省產需銜接工作的總體部署,組織和推動各市(州)同步梳理建立屬地重點項目建設庫和工業企業產品名錄,分層級、分領域、分類別地全方位開展產需對接。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王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