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權威發布 | 牢記這3點,有效防范電信詐騙_環球新資訊

            5月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全省公安機關“打侵財、防電詐、保民安”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省公安廳偵查二處處長楊亮介紹:近年來,隨著打擊治理工作的不斷深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


            (相關資料圖)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手段多樣化。詐騙分子緊跟社會熱點,不斷變換詐騙手法和行騙“話術”,涉及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大到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小到網絡購物、網絡刷單,可以說是無孔不入。

            二是目標精準化。當前,人民群眾網上活動日益頻繁,詐騙分子從各類互聯網平臺非法竊取公民個人信息,根據詐騙目標自然情況和交友、購物、投資需求量體裁衣編制詐騙劇本,步步設套實施精準詐騙。

            三是運作公司化。犯罪團伙糾集多人,實行公司化管理,將詐騙過程分割成多個環節,在“話務班”、技術團隊和洗錢團伙等專職人員的分工協作下完成,詐騙劇本更新快、涉案資金轉移快,給公安機關偵查打擊、追贓挽損設置重重障礙。

            四是窩點跨國化。為逃避打擊,多數詐騙團伙將窩點設在境外,其中緬北、柬埔寨、阿聯酋、菲律賓、金三角等5地占比最高。

            目前,公安機關掌握的詐騙類型已經超過50余種。其中,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冒充電商客服是我省高發的電詐案件類型,占比分別為35%、13.82%和11.71%。

            在防范電詐犯罪方面,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在工作、生活中重點注意三個方面:

            一是要在正規的平臺、網站進行購物、借貸和投資等活動,注意核查網站備案信息以及公司資質;在下載APP時,要到官方的應用商店進行下載。

            二是在陌生網站、平臺填報個人信息時,要問清信息用途和公開范圍,避免信息泄露;在向他人轉賬匯款時,要多方核實,謹慎轉賬。

            三是接到96110打來的電話或106396110發來的短信,要及時接聽、查看,配合公安機關反詐預警勸阻工作;如遭遇疑似電信詐騙或發現可疑的網站和APP時,可及時撥打96110進行咨詢、核實,建議廣大群眾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或關注吉林反詐中心公眾號,及時了解最新防騙知識。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王昕 羅浩/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