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17時,落日余暉,清風徐徐。
對大多數考生來說,一段叫高考的經歷結束了。而考場上奮筆疾書的每個字,都濃縮了最好的青春時光。
【資料圖】
高考,無愧一場青春的成人禮。
總有一些瞬間令人難以忘懷,總有一些經歷需要深深銘刻。
2023年的高考,大家記住了什么?
今年高考,1291萬名學子踏入考場,全國考生人數較去年增加了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吉林省高考考生共126711人,考生人數略高于去年。
今年還是實施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后的首次高考……
這組數字說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接受高等教育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年的高考除了考生、試題備受關注,場外“天團”也是這場“成年禮”的一道靚麗風景。
“護考”“陪考”“送考”,無論怎么稱呼,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朋,這些場外等待的身影,都代表著深沉的愛。
一家七口,統一的白色體恤,向日葵的手捧花,“魚躍龍門”“獨占鰲頭”的標語,吉林省實驗中學考點外,組團前來的鹿峪川考生一家人,包括了爸爸、媽媽、弟弟,還有小姨一家。“這些道具就是希望孩子有個好心情。”
長春博碩學校的教師“護考”團,堪稱地表最強“護考”團。這個團隊中不僅有老師和家長,還有校長。每位考生走進考場前,校長李秀季都和孩子們依次擊掌。“我想讓孩子們在考點看到校領導還有老師,這樣他們的內心更加安慰、自信。”
6月7日8時30分許,正在吉林省白山市第九中學考點執行勤務的白山交警渾江區大隊“高考應急服務車”接到求助。一名考生急急忙忙跑來,神情慌張,說自己馬虎大意,忘帶了準考證。執勤交警迅速做出反應,立即駕駛警車載考生火速趕往家中取證件,往返僅用時十幾分鐘,最終確保其安全、順利應考。
6月7日9時許,長春南關分局自強街派出所民警劉子旗正在市二實驗中學高考考點執勤,一名老師向民警求助稱,自己的學生在考場高考,忘記帶治療用的眼藥水,請求民警幫助。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核實了考生相關信息,并協調考點監考人員將眼藥水送到考生手中。
當馬虎的考生走錯考場,只要招手,無論是隨時待命的交警鐵騎,還是送考經驗豐富的雷鋒車隊,亦或者是單純路過的私家車,都會義無反顧爭分奪秒地將考生送到目的地。
在路邊,也總有一些陌生人似乎帶著百寶箱,鉛筆、橡皮、格尺……無論考生需要什么,他們都會立刻送上。
“助考接警臺”“綠色通道”“高考應急服務車”,一項項溫馨的舉措,一個個實際的行動,繪就了一幅幅暖心畫面。
8日17時,大多數考生結束了自己的高考使命,等待他們的是一段全新歷程的開啟。
擁抱,獻花,歡呼。
“今晚好好慶祝一下!”“明天就出發去旅游!”
每一位懷揣夢想與熱愛的考生,都不是單打獨斗的“孤勇者”,總有一些人,一段情伴隨走過這一段旅程。
青春的“成人禮”過后,未來更廣闊的天空等待著大家。
祝所有考生,所愿皆所得!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郭雍皓
攝影 郭亮 羅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