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長春海關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十八條措施 天天報資訊

            6月30日,中國吉林網獲悉,長春海關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十八條措施,詳情如下:

            一、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相關資料圖)

            探索在琿春鐵路口岸開展“直提直裝”試點,支持有意向的企業對符合條件的貨物開展“直提直裝”作業。在屬地查檢現場開辟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優先查檢綠色通道,實行“5+2”預約查檢。支持具備條件的綜保區對符合條件的動植產品實施“先入區、后檢測”監管模式,對符合條件的進口食品采取“抽樣后即放行”監管模式。

            二、支持先進技術設備、特殊物品進口

            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申報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外資研發中心。對出入境特殊物品實施風險分類精準監管,提升檢疫審批效能。加強擴大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宣傳推廣,指導屬地海關幫助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申請。

            三、促進農食、能礦產品進出口

            對進口大宗商品實施“依企業申請”重量鑒定,對進口鐵礦等低風險礦產品實施“先放后檢”和“依企業申請”品質檢驗,對進口水泥等部分商品實施檢驗結果采信。加快進口食品農產品檢疫審批速度,推動農產品進口多元化。

            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進一步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推動“智能通關”。加大改革政策宣傳推介力度,引導企業積極應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便捷通關模式,持續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工作成效。支持推進吉林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充分發揮“單一窗口”在國際貿易中的積極作用,提升企業應用平臺的獲得感。

            五、助力構建高水平開放平臺

            支持吉林省綜合保稅區充分發揮特殊區域平臺的功能作用,持續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海關總署創新監管制度和改革措施,積極引導優質資源、優質項目向綜合保稅區加速集聚。鼓勵做大做強加工貿易,支持汽車企業物流優化與綜合保稅區優惠政策疊加,不斷增強重點優勢產業競爭力。

            六、服務自由貿易協定發揮效能

            大力推廣經核準出口商自主聲明制度、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提升企業利用RCEP的便利性。引導企業用足用好關稅保證保險、匯總征稅、自報自繳、預裁定等便利措施。持續開展關稅減讓承諾、原產地規則等優惠貿易協定政策宣講,提高條款利用率,增強企業獲得感。

            七、進一步便利出口退稅辦理

            會同稅務部門推動出口退稅證明電子化開具和使用,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更好服務廣大外貿企業。推進報關單、發票信息電子交互,實現企業在“單一窗口”和電子稅務局申報出口退稅時自動調用報關單、發票信息,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速度。

            八、加強高級認證企業培育

            加速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進入認證培育程序,定期開展企業座談會和海關政策宣講會,引導和鼓勵更多企業強化自律合規意識、優化內控管理。持續提供高質量咨詢服務,對擬申請高級認證的企業提出規范改進的合理化建議。全面做好AEO高級認證工作,2023年底轄區高級認證企業數量較上年度提升10%。

            九、擴大主動披露政策適用范圍

            鼓勵企業自查自糾,引導進出口企業主動披露,積極推動企業守法自律。加強海關主動披露政策宣介,對《海關總署關于處理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2022〕54號)進行政策解讀。

            十、推動加工貿易提檔升級

            支持加工貿易產業升級,持續深化以企業為單元管理模式,精簡和規范作業手續,從手(賬)冊設立、外發加工、余料結轉、深加工結轉等方面進一步推進加工貿易便利化,促進加工貿易持續健康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十一、優化邊民互市貿易監管

            支持琿春市擴大邊民互市貿易落地加工規模,推動邊民互市落地加工商品實行“委托申報”“直通運輸”“ 免到場查驗”等便利化通關措施。支持長白、和龍申請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支持地方新增設立邊民互市貿易區。

            十二、促進跨境電商健康發展

            積極申請跨境電商一般出口跨關區退貨試點,支持有意愿的企業開展跨境電商一般出口跨關區退貨業務。積極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因地制宜幫助企業用好用足海關政策。

            十三、推動市場采購貿易發展

            進一步加大市場采購貿易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申報市場采購貿易業務試點。積極做好總署關于市場采購貿易業務政策宣講工作,創新監管服務方式,推動更多中小微企業參與市場采購貿易。

            十四、提升屬地查檢模式效能

            全面推廣應用海關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及“云簽發”模式,主動加強與企業的信息互通,提供在線預約服務。在通關現場為企業提供“自助打印”“現場領證”等多種便捷申領方式,提升企業跨境貿易便利度。

            十五、完善國際合作平臺配套服務

            為吉林省涉外國際會展業務實施定制服務,利用新聞發布會、主流媒體做好海關政策宣講等工作。開通東北亞博覽會進境展覽品專用通道和7×24小時加速通關服務,實現展品備案、通關、監管、核銷“一站式”作業。

            十六、做好技術性貿易措施咨詢服務

            加大對國外技術、標準、規則研究力度,加強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新規宣講培訓。定期收集、匯總、分析、研判吉林省重點產品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和質量安全信息,為進出口企業提供技貿措施政策指導和服務。積極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調查工作,定期開展WTO/TBT、SPS例會特別貿易關注議題征集工作,持續推進技術性貿易措施精準服務能力建設。

            十七、加大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力度

            開展“龍騰行動2023”“藍網行動2023”等專項行動,加強對“化整為零”“螞蟻搬家”式進出口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政策宣講和風險提示,掌握企業在進出口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強化自主品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

            十八、強化外貿形勢分析和海關統計服務

            加強重點商品進出口監測,做好外貿數據發布,加強海關統計在線查詢系統使用的宣傳和指導,不斷豐富向社會公眾提供統計服務方式。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劉賾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