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以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以居住和商業設施相配套的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近年來,相城經開區加大對青年人才的招引力度,先后實施“相城區區域重點發展項目人才引進”和“三年行動計劃”,引進海外人才12名、急需人才49名。在進一步盤活青年人才“蓄水池”的同時,相城經開區全力打造“青年引擎”,助推高質量發展。
力學不輟打磨尖兵本色
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核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小代被引進到相城經開區后,從事著他所不太熟悉的企業報批報建工作。離開了熟悉的實驗室,他提起筆在各種調研材料中開始新的征程。
因為業務不熟練,他經常反復審閱修改材料至凌晨,不斷提升著自己的業務能力。在工作之余,他就新材料產業發展為課題展開調研,借助產業學習沙龍和同事們分享,為相城經開區的產業布局和精準招商提供了幫助。
近日,相城經開區組織機關40多名青年尖兵開展“勇立潮頭青年沖鋒,對標趕超青年建功”沉浸式實境教學活動,將課堂放在改革發展一線、放在開放創新前沿,前往昆山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展示館、張家港市金融街、工業園區人工智能產業園等教學基地感受蘇州“三大法寶”的實干精神。
為切實發揮這股“青年力”,讓勤學善思實干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相城經開區還先后開展“沙場秋點兵”綜合文稿寫作實訓課堂、“年輕干部雙向掛職”實戰訓練、“青年演講秀”魅力提升班、“紅帆書會”閱讀分享等專場活動,進一步讓青年們學會用新時代的標尺審視自己,在新征程的熔爐中鍛造自己。在扎實打牢基礎、及時更新知識的同時,青年干部刻苦鉆研理論、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成為推進相城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先行尖兵。
恪盡職守彰顯發展成色
6月24日,蘇州市召開第一屆工業互聯網峰會,確立了“工業互聯網看蘇州”的品牌。從蘇州市召開推進大會,到相城經開區出臺“工業互聯網政策8條”,其間只用了短短10天。相城經開區堅定不移地推進構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理念,青年海歸人才小湯、北大“政策小能手”小江等正是經開區工業互聯網政策迅速推出背后的青年“合伙人”。
為了讓政策更好地落地,這些青年“合伙人”摩拳擦掌,“集中充電”專題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相關政策、梳理政策對比表。新一輪調研溝通、政策修改、“頭腦風暴”在這些年輕人之間不斷上演。
他們憑借自己較新的知識結構、寬廣的視野格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用心構筑工業互聯“朋友圈”,勇立潮頭、勇挑重擔、勇往直前,展現著青春的“創新力”。
在基層一線,青年生力軍們同樣以奮斗描繪絢麗底色。90后的小戴是綜治中心新晉的“司法一哥”。他曾經連續三個多月“白加黑、五加二”奮戰在拆遷工作調解的一線。通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他成功調解了困擾多年的小區物業換屆選舉工作。正是因為這樣的細心與責任心,他贏得了許多社區居民的信賴。
在相城經開區的各個崗位上還有許多這樣的青年生力軍。以“東西南北+對日”5支青年招商隊、“經開青鋒”團委先鋒隊、“店小二”惠企青年突擊隊、“審批加速度”青年小分隊等為代表的青年群體在江蘇省市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釋放青春激情、放飛青春夢想。
志愿服務繪就青春亮色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相城經開區的青年們迅速行動成立青年突擊隊,幾十名青年黨員干部不畏艱險,連續兩個多月日夜堅守在村(社區)網格一線。
漕湖集團的小楊是第一批加入志愿者隊伍的,這個高高壯壯的男生由于連續的熬夜加班,瘦了8斤。卡口站崗、登記外來人員信息、調查社區租戶情況……小楊在忙碌中,也沒有忘記幫助弱勢群體。他主動登門為老年人送菜、送藥。
此外,許多白天無法親自去一線參與疫情防控的青年們主動成立“我在你身邊”溫暖小組,每天夜晚輪流赴經開區內主要高速收費站、隔離點為抗疫一線人員送去包子、姜湯等溫暖。
疫情之外,這支青年生力軍還積極走進基層的每一個角落,服務社會、回饋社會。如今,每周六都能在馬路邊、小區內各個地方看到他們勞動的身影,“周六紅”儼然已經成為了相城經開區青年人的一張名片。
近日,為了豐富孩子的暑期生活,相城經開區多名優秀海外人才和國內優秀高校專業人才成立“星星點燈志愿服務隊”,化身一位位“斜杠青年”為社區、企業的孩子們精心準備10場科學實驗。志愿者為孩子們講述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并且揭示其中的小知識。這樣“接地氣”的科普瞬間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
相城經開區的“90后”年輕人們敢擔當、敢作為,快速成長為了“提筆能安天下,落筆能擔重任”的奔涌“后浪”。他們在一次次的實訓歷練中提高思想、修養,領悟時代風尚。借助主題研討培訓班、訓練營,他們頭腦風暴,暢談理想目標。乘著時代之風、劃破創新大浪,青年尖兵們正大膽描繪著相城經開區未來的發展藍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助推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