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滿載著燈具、假發等商品的貨車4日駛離南昌綜合保稅區,該批商品將經南昌昌北機場口岸運往申報企業位于比利時列日的海外倉庫。這標志著江西省第一票特殊區域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正式落地。
海關部門介紹,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海外倉模式,指中國國內企業將跨境電商商品出口報關進入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區內完成理貨、拼箱后,以“保稅電商”(即“1210”)監管方式批量出口至海外倉,通過電商平臺完成零售后,再將商品從海外倉送達境外消費者的模式。
上述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傳統的一般貿易出口貨物模式相比,“1210”出口海外倉模式讓企業從單純出口商變成了出口商加零售商,不僅減少了國外中間商環節,利潤率也能提高,適用于“賣全球”的電商貨物。“同時利用特殊監管區域入區退稅政策,企業將貨物出口至特殊區域后就可以完成退稅,提前回籠10%左右的資金。”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該項業務落地,南昌海關所屬贛江新區海關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方案,指派業務骨干進入企業,從建立賬冊、報關申報、物流進出區、到查驗管理等全流程指導。
南昌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主要負責人稱,“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完善業務流程、優化各項服務,積極引導傳統外貿企業運用跨境電商平臺拓展海外市場,推動跨境電商成為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記者 吳鵬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