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經濟 > 正文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無錫召開 為長三角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5月27日上午,第三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無錫召開,一組數字彰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新成果。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一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產業融合加速,制度創新成效顯著,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

            如今的長三角,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最新數據顯示,長三角高鐵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覆蓋區域內90%以上的地級市。很多企業總部和研發在上海,生產制造在安徽,工程師們坐著高鐵穿梭往來,已經成為長三角人才流動的新現象。

            交通基礎設施加快連通促進了人才區域間的快速流動。而隨著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相繼出臺,上海、安徽建立起科創合作機制,短短一年多,皖北小城界首就有了2個院士工作站和6個院士科研中心,帶動當地一批產業集群加快提檔升級。

            重大戰略頻頻落地、重大項目密集布局,為長三角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前不久,《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獲批,這是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之后,又一個落地長三角的國家重大戰略。

            去年以來,半導體芯片、車聯網、關鍵戰略材料等一批國家級項目落子江蘇。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9%,占全國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4.6%,對全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5.1%。

            長三角投入重金聚焦生態環境共保聯治。2020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PM2.5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1.4%;2020年,333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Ⅲ類及以上比例達91.3%,較2015年上升25個百分點;完成長三角區域預測預報臺二期臺建設,實現了長三角區域未來5天AQI精確預報及未來7天污染潛勢預報。

            跨區域水系治理過去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太浦河流經蘇、浙、滬兩省一市,按照“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的改革思路,江蘇省出臺了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等7項舉措,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上海青浦實行聯合河長制,實現了“環境標準統一、環境監測統一、監管執法統一”,原來的“各管一段”變成了“合力治污”。

            如今,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一張藍圖管全域”,國內首份跨省域共同編制的國土空間規劃草案已經完成,即將公布。

            此外,在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方面,長三角“一網通辦”早已正式開通,至2020年底,實現104個政務服務事項在41個城市跨省市通辦,開通550個專窗辦理點,6類交通運輸電子證照和駕駛證、行駛證電子證照實現互認應用;41個城市實現醫保“一卡通”;至2020年底,聯網定點醫療機構8000余家,門診直接結算總量已超278萬人次,涉及醫療總費用7億元。江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長三角一體化 長三角經濟 產業融合 創新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