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南京都市圈創新合作(鎮江)宣言”、揭曉南京都市圈“揭榜掛帥”關鍵核心技術需求榜單、上線“南京都市圈科技創新生態圖譜”……5月29日,首屆南京都市圈創新合作大會在鎮江召開。
當天,南京都市圈十城“圈友”相聚鎮江,在大會暨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產學研對接活動中,共謀都市圈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布“南京都市圈創新合作(鎮江)宣言”,就完善創新合作機制、暢通合作渠道、共享創新資源等達成了六點共識,擴大區域創新朋友圈,共同推動都市圈科技協同創新。
南京都市圈包括江蘇、安徽兩省的8個設區市和2個區縣組成。今年2月,《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成為全國首個獲批的跨省都市圈發展規劃。
“經過多年努力,當前南京都市圈已經形成較為突出的科技創新優勢。”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張勇強介紹,目前南京都市圈國家創新型城市有5個,普通高等院校100余所,國家重點實驗室30余家,國家高新區6家,各類新型研發機構蓬勃興起,紫金山實驗室等重大載體平臺科技創新取得一系列原創成果,蘇南和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亦取得明顯成效。
“當前,是南京都市圈發展最好的機遇,要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共同構建區域創新創業生態圈,探索構建活力四射的‘科創人才圈’,為南京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說。
在“南京都市圈創新合作(鎮江)宣言”中,由南京都市圈科技專委會牽頭,都市圈10家城市科技局的局長共同承諾,就完善創新合作機制、暢通合作渠道、共享創新資源,達成共建科技創新共同體、共享科技統計數據、推動技術市場互通、構建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科技創新活動品牌、試點創新券通用通兌六點共識。
為促進都市圈內城市的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這次活動現場啟動了“南京都市圈科技創新生態圖譜”上線儀式。“圖譜”全面涵蓋了都市圈各地高校院所、創新平臺、重點企業、產業園區等科技創新資源。“圖譜”建立后,將加強“圈內”創新資源的統籌布局,也方便企業按圖索驥,快速鏈接所需的創新資源。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圖譜的幫助下,都市圈創新主體可以享受 “同城待遇”,實現創新服務“24小時不打烊”。
記者注意到,大會上還有一特色亮點在于南京都市圈“揭榜掛帥”關鍵核心技術需求榜單揭曉。大會誠邀天下英才揭榜攻關,提升都市圈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現場發布了南京都市圈“揭榜掛帥”關鍵核心技術需求榜單,共27項技術難題,懸賞總金額2900萬元。
“鎮江的城市定位是‘創新創業福地、山水花園名城’,第一個詞就是‘創新’。” 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廣撒英雄帖:“希望大家向有能力推動技術攻關、創新突破的科技領軍人才推介鎮江,這里的實體企業求賢若渴,你們有榜可揭、有帥可掛!向致力于創新創業的高端人才推介鎮江,這里的創新氛圍濃厚,創業激情涌動,你們干事有舞臺,成功幾率高!向有理想、有夢想的實用型人才推介鎮江,這里正在通過產業發展、項目集聚創造更多崗位,激情奔跑、加速奔跑的鎮江歡迎您!”
電子級醋酸生產工藝和甲醇氧化法生產碳酸二甲酯生產技術、碳纖維造紙技術、水性帶銹防腐涂料……記者梳理發現,大會現場發布的南京都市圈“揭榜掛帥”關鍵核心技術需求榜單中,涉及信息技術、機械、環保等各個領域。為攻克這些難題,企業不惜重金,“懸賞金額”從20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其中最高的一筆,是泰宇新能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提出的“動力及儲能電池專用膠帶技術的研發”,懸賞金額1000萬元;丹佛斯動力系統(江蘇)有限公司提出的“新型高效能徑向柱塞馬達多作用內曲線導軌的高精度坐標磨削加工裝置的研發”懸賞金額450萬元。
此次活動,也吸引了江蘇省內外50余所高校院所的專家團隊前來鎮江,與企業進行合作對接。南京農業大學社會合作處產學研合作科科長陳榮榮介紹,此前,他們便根據鎮江市發布的企業技術需求,在校內征集有意向合作的學者,該校食品科學與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植物保護等專業的十余位教師有意對接。當天,十幾家企業對該校學者的產品產生興趣。“一下午的時間,有七八家企業來與我們交流,我們也期待未來能有合作。”對接洽談會上,工學院徐進博士帶著他的動態壓力調節器轉產方案、儲能變流器、溫度壓力變送器等技術和產品,尋找合作伙伴。
此外,江蘇、安徽兩省的外國專家局局長還簽署了“南京都市圈外國人才來華工作許可互認框架合作協議”,旨在促進外國人才在都市圈內自由流動,在“圈內”建立統一的外國人才工作許可互認和服務制度。
記者從大會獲悉,“南京都市圈創新合作大會”將成為南京都市圈的一項品牌活動,每年舉辦一屆,由江蘇、安徽各城市輪流舉辦,下一屆大會將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舉行。張 宣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