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監管部門緊急摸排結構性存款 與近期“原油寶”產品投資糾紛有關系?

            日前,部分銀保監局緊急摸底轄內結構性存款等金融產品的運行、銷售情況。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結構性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波動掛鉤,實現風險收益,而實際銷售過程中投資者往往對其潛在的風險并不明晰。

            “監管部門主要是召集了當地幾家國有大行的負責人,了解目前結構性存款的運行、銷售等相關情況。”某國有大行華東地區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沒有明確告知摸底原因,但此舉應與近期“原油寶”產品投資糾紛不無關系。

            針對近期由于國際市場巨幅波動引發的金融產品風險,5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目前我行的結構性存款很暢銷,尤其受到企業客戶的青睞。”某國有大行長三角地區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談及是否會向客戶明確其中風險,該負責人坦言,銀行和(企業)客戶之間已經有多年默契,且銀行最后一般都會給到承諾區間內的最高收益。

            記者在多家銀行網點實地調研時發現,目前多數結構性存款起購金額為一萬元。即便是個人客戶,銀行網點客戶經理一般也會“暗示”產品可保證最終收益,且幾乎不會主動提及產品背后風險。

            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仍舊是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攬儲利器。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達11.6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預計,近期結構性存款規模擴張只是短期現象,與監管部門的初衷相悖。長期來看,預計結構性存款難以恢復前期爆發式增長態勢,“假結構”無處遁形,資金套利空轉會被進一步抑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結構性存款 “原油寶”產品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