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出生率下降的趨勢,目前一些地方不斷出臺鼓勵生育的措施。
6月3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八部地方性法規的決定》。其中,《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提倡一對夫妻(含再婚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河南之外,多地也先后出臺了鼓勵生育的舉措。今年 4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用人單位對計劃生育政策內生育的嬰幼兒家庭父母每人每月發放200元的嬰幼兒保教費。
安徽省統計局網站今年3月刊發的文章《我省人口發展現狀與挑戰》建議,建立完善并逐步實施兩孩家庭生育津貼、購房補貼、奶粉補貼、稅費減免等獎勵和優惠政策,刺激兩孩生育意愿。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鼓勵生育也是不少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外國語大學校長劉宏建議,借鑒世界其他國家經驗,由國家統籌采取現金補貼、差異化個稅抵扣、租房和購房補貼等系統性配套補貼政策,促進自然人口增長。
民盟中央在 “關于調整社會家庭政策,應對人口發展問題的提案”中建議,研究全面或者有條件地放開生育的可能性。民盟中央建議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一是探索建立從懷孕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的全面鼓勵生育體系,二是加大0-3歲托育服務供給,使入托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同時,對進行隔代照料的(外)祖父母提供津貼。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人減少58萬人,這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以人口出生率來計算,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出歷史新低。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鼓勵生育要落到實處,要對準“痛點”,真正解決人們“生不起、養不起”等問題。當前,我國不少農村的人口出生率還不錯,但是在大都市,受高房價、高生活成本等因素影響,生育率就差了很多。因此如何解決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問題,對提高生育率十分關鍵。
在出生率走低的同時,各個地區之間的出生率差異很大。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19年出生率前十名的省份分別是西藏、寧夏、青海、貴州、廣西、福建、海南、云南、江西和廣東。從區域分布上看,出生率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不少地方地廣人稀、城鎮化率較低。一般而言,鄉村人口占比大,生育率也會高一些。
另一部分是集中在海南、廣東、福建等華南省份。盡管廣東、福建都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城鎮化率也比較高,但是這些地方受當地傳統生育文化影響,生育意愿更高。此外,像廣東外來青壯年人口大量流入,人口結構總體較為年輕,因此生育率也會比較高。
相比之下,出生率低于1%的省份共有10個,分別是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上海、北京、新疆、內蒙古、山西和江蘇。其中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分列倒數三位??傮w而言,東北地區是我國出生率最低的地區。
東北的出生率比較低與東北工業化和城鎮化都比較早有關。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東北企業以國企為主,很多就業人員是在國企、行政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執行得比較嚴格。
此外,生育率較低也與當地的就業機會較少有關。衣保中分析,東北地區這幾年人口外流的主要是青壯年人口,尤其是很多人大學畢業后就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工作,而留下的的中老年人比較多,整體老齡化程度比較高。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懇請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政策。
2018年6月發布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將完善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政策,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這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近40年來,第一次有省級政府層面出臺獎勵生育政策。
2019年各省份出生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生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