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中國將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改善近岸海水環境

            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28日在北京表示,將紅樹林以及紅樹林適宜恢復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陸地和海洋生態空間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根據相關規定,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

            紅樹林被譽為“海岸衛士”,不僅可以抵御海嘯及風暴潮的侵襲,保護堤岸安全,而且可以凈化海水,改善近岸海水環境。但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全世界紅樹林的面積正以年均1%的速度減少,還面臨著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功能退化等威脅。

            中國的紅樹林保護現狀如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指出,近年來,中國加強紅樹林保護,建立了52處有紅樹林分布的自然保護地。2019年,中國紅樹林面積恢復至2.89萬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

            但同時,吳志民坦言,中國紅樹林總體面積仍然偏小,僅占全球的0.2%。而且,中國紅樹林生境退化,低矮的白骨壤林和桐花樹林占據了中國紅樹林的主體;生物多樣性降低,中國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于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外來生物入侵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區域整體保護協調不夠,保護和監管能力還比較薄弱。

            針對這些問題,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對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萬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

            此外,行動計劃提出,各地要按照保護面積不減少的要求,完成現有紅樹林自然保護地的優化調整,并推進新建一批紅樹林自然保護地。(記者 龐無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紅樹林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