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福州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600億元 “上云上平臺”工業企業超2000家

            記者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23日舉行的“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福州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46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5%,連續三年規模及增速均為福建全省的“排頭兵”。

            據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倉山區委書記蔡戰勝介紹,福州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建設,福州市委、市政府將數字經濟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數字福州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僅2020年就實施了5G基站、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175個,總投資近2300億元。

            前三屆數字峰會共簽約334個數字經濟項目,總投資3247億元,先后引進了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目前,福州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46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5%,連續三年規模及增速均為全省的“排頭兵”;數字經濟上市企業3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52家。鯤鵬產業生態在福州率先得到應用。

            福州全市“上云上平臺”工業企業超過2000家,培育了8個省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24家應用標桿企業、188個省級“互聯網+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2%。提速農業信息化應用水平,擁有2個全國數字農業建設試點、9個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24個省級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

            “e福州”APP首創“一碼通行”,市民可以享受百項公共服務;可信數字身份公共服務平臺,完成18個“網證+”應用示范場景,覆蓋政務辦理、交通出行、園區通行等。還有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刷臉乘坐地鐵;智慧停車系統接入3.1萬個停車位,實現“先離場后付停車費”;區域互聯網醫院平臺,實現診療全流程閉環等。數字政府建設位居全國前列,建成政務數據、信用信息、健康醫療等一批城市級大數據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審批電子證照全流程應用,超90%事項“最多跑一趟”,超70%事項“一趟不用跑”。通過建設全國首個自主開放城市大腦,為城市治理和百姓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福州擁有數字經濟相關領域的國家級眾創空間12家、省級58家、市級100家。開通全國首家NB-IoT(窄帶蜂窩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局,累計開通站點6235個;已建5G基站6500個,約占全省總數的26%。

            下一步,以數字福州作為主攻方向,以數字應用第一城作為工作策略,以打造數字中國示范城市作為奮斗目標。全力推動5G基站和網絡、存儲中心、衛星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深化建設融合基礎設施,系統布局創新基礎設施。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布局一批高水平新興數字產業集聚區,催生一批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眾包眾創、個性化定制等數字化新業態。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在紡織化纖、機械制造、冶金建材等傳統主導產業集中發展智能制造,把數字經濟滲透到各行業中。

            此外,圍繞打造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探索國家級區塊鏈示范區和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等,全方位引領數字福州發展。(記者張子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數字經濟 規模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