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知識產權法院21日發布“十三五”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6年至2020年該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0687件,共審結46064件,結案標的額累計達56.12億元。
五年來,該院審判工作呈現多個特點:案件數量增長快,2016至2020年,期末增幅高達189.1%;侵權類民事案件占比高,占民事案件總數92.27%;案件新穎復雜,審理難度增加,涉橫向壟斷協議審查、標準必要專利費率裁定、前沿技術領域案件增多;涉外涉港澳臺案件逐年增多,審結涉世界五百強企業如高通、蘋果、三星等公司案件2000余件。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黎熾森介紹,五年來該院受理涉外案件1203件,涉港澳臺案件630件,其中涉專利權糾紛案件數956件占比最多,約占全部涉外涉港澳臺案件總數的52.15%。該院累計接待境外、港澳地區參訪團等19批300多人到院訪問交流,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知識產權司法機構的良好形象和保護創新的堅定決心。
在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國兩制三法域”的背景下,該院積極與香港、澳門業界同行展開交流協作,著作權庭庭長譚海華稱,近年來涉外涉港澳臺知識產權案件不斷攀升,該院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平等保護,如在臺灣知名插畫師邱茂庭奶茶品牌“鹿角巷”案中,依法認定邱茂庭為涉案作品的真正著作權人,平等保護了臺灣同胞的合法權益,平息了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糾紛,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當天,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還發布了2020年度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十大典型案例。記者梳理后發現,十大案例中有4件案例判賠金額超過1000萬元,如華為公司訴捷普等公司案中,該院全額支持華為公司1000萬元賠償請求及50萬元合理開支費用。
在涉自主創新成果保護方面,如,原告中部埃科特克株式會社訴青島康普天成等公司案中,原告掌握優質知識產權,被告擁有自主創新智慧成果,且被訴侵權產品涉及抗擊疫情下大灣區菜籃子企業復工復產問題。為妥善審理好此案,該院充分發揮技術調查官制度優勢,對涉案技術問題進行全面細致勘驗比對和充分釋明,使原告認識到被訴侵權產品未落入其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并撤回起訴,依法平等保護了中外當事人權利,維護自主創新成果。(方偉彬 徐曉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知識產權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