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2020年南京生態環境“成績單”出爐。6月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發布會,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周寧暉介紹,2020年南京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和年度主要任務指標。去年南京“顏值”到底有多高,這組數據告訴你。
看“氣質”
優良天數304天,同比增49天
2020年,南京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4天,同比增加49天,優良率達83.1%,同比增加13.2個百分點;PM2.5濃度均值降至3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初步核算,全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比2019年下降7.5%,比2015年下降27%,超額完成了省定“十三五”目標。
周寧暉介紹,過去一年,南京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聚焦PM2.5和O_3污染雙減雙控,壓緊壓實各級“點位長制”,滾動實施“臭氧防治30條措施”,全面完成322個省級重點大氣治理項目和125個VOCs重點治理工程,完成133個重點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項目,完成南鋼、梅鋼燒結機、鍋爐改造任務及63臺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對936家涉VOCs企業開展專項幫扶,工業廢氣有效削減。各類工地全面實施“八達標兩承諾一公示”,配套建設“智慧城建”監管平臺。全年累計淘汰老舊車4萬余輛,發放淘汰補貼約5億元。
看“水質”
22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全部達標
“2020年南京碧水保衛戰取得了顯著成效,水環境質量達到近5年最好水平。” 周寧暉說,去年,南京22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全部達標,水質優良(Ⅲ類及以上)斷面比例100%,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繼續保持優良,達標率為100%,長江南京段干流水質總體狀況為優,7個監測斷面水質均符合Ⅱ類標準。
記者了解到,為打好碧水保衛戰,南京在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掛鉤制的基礎上,構建其市、區、鎮街、村社四級河流(湖泊)管理體系,開展了外金川河寶塔橋段、北十里長溝東支等31項河道水環境整治提升工程;推進外秦淮河13.3公里清淤工程,全市域基本實現了“消劣”目標;完成鐵北、橋北等8座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新增污水管網50公里,全市污水處理能力突破300萬噸/日。
看“長江”
完成150項“長江岸線非法侵占”整治
2020年,南京嚴格落實“長江大保護”,加強生態空間保護區域監管,全面完成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目標任務,并加快整改長江突出問題,全面完成150項“長江岸線非法侵占”整治任務,23項生態環境問題全部整改到位,長江干流及洲島岸線開發利用率控制在50%以下。
此外,南京加快長江岸線修復,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完成對全市2382個排口的分類排查、監測和溯源,持續開展水源地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生態紅線保護要求,加快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試點。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計創成3個國家級、4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看“監管”
立案查處案件1419件,處罰金額6314萬
2020年,南京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緊緊圍繞“六穩”“六保”任務做好服務,共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7萬噸,并實施環評應急服務保障措施,優先保障重大項目、民生工程以及疫情防控相關項目的需求,出臺實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系列措施,制定疫情防控期間信用豁免清單,充分利用在線監測手段,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去年,南京在全省率先完成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和排污許可核發“全覆蓋”,落實排污許可證管理,實施環保信用評價動態化管理,探索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
此外,南京保持環保執法高壓嚴打態勢。據統計,去年共立案查處案件1419件,處罰金額6314萬元,完成三輪環保督察交辦整改信訪件2382件,全年生態環境信訪投訴率同比下降28.3%,辦結率達100%,辦理滿意率達97.3%。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聶龍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