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5家企業及《海外公共空間數字媒體網絡》項目上榜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依托區內優質的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環境高質量發展,3家企業上榜“2020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名單;3家北京經開區醫藥企業蟬聯上榜“2020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彰顯北京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強勁的綜合實力。
5家企業獲評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近日,商務部公示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共有369家企業和122個項目入選。北京四達時代傳媒有限公司、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北京四達時代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嘉禾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5家北京經開區企業及《海外公共空間數字媒體網絡》項目成功上榜。
四達時代作為北京經開區重要的“文化走出去”企業,為非洲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目前已在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等近40個國家注冊成立公司,開展數字電視運營,成為非洲大陸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數字電視運營商。
在四達時代推進文化走進非洲的同時,東方嘉禾將中國影視帶到歐美地區,在互聯網電視上進行播放。走進中餐廳,就著中餐,觀看中國美景及節目,已成眾多歐美人傾聽中國故事、了解中國風土人情的渠道。
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高端演藝文化的代表,累計出訪近134個國家和地區。過去十年間, 國內外總演出達15000余場,觀眾人數逾2600萬人次。
在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北京地區能夠承接海外訂單的印刷企業屈指可數。從2002年至今,華聯印刷自主開發的海外業務累計出口額6000多萬美元,2011年還獲得全國新聞出版“走出去”先進單位殊榮。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中華文化熱持續升溫,中華文化“走出去”迎來歷史機遇。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實體經濟的主陣地,北京經開區一直以來從服務國家文化“走出去”戰略角度,思考謀劃文化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是推動文化生產方式變革的有力杠桿。”據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開區依托自身創新研發能力強、開放程度高、結構層次優的產業優勢,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以技術應用推動文化發展,大力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使科技文化融合成為產業提質升級的內生力量。
3家企業上榜機械工業百強
近日,金風科技、和利時科技集團、京城機電控股等3家北京經開區企業上榜“2020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名單。
金風科技以2020年度562.65億元的營業收入,連續第十三年躋身“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排名從上一年的榜單第13名躍居到今年榜單第7名,原因是成功吊裝當時全國行業內單機容量最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W175-8.0MW海上風電機組。金風科技在國內率先實踐了中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園區,取得的經驗及解決方案正向全國推廣,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經開區3家企業上榜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榜單,也正得益于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環境的培育。據統計,2020年1-11月,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27家,涵蓋金風科技、和利時、ABB、SMC、施耐德、安川首鋼機器人等眾多行業領域頭部企業,產業聚集發展、協同發展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效果持續放大。
北京經開區正繼續聚焦突破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測量等機器人關鍵技術,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智能制造技術集成突破,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工作,全面構建新型制造體系,力爭將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創新高地。
北京經開區3家企業上榜醫藥全國百強
8月1日,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和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北京經開區醫藥企業蟬聯上榜“2020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
3家企業多年穩居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顯示了區域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的實力。拜耳投資約1億歐元的拜耳處方藥北京工廠綜合擴建項目,使其成為拜耳處方藥在全球最大的藥品包裝基地。泰德制藥已上市的7個產品,均為填補國內相關治療領域空白的獨家或首家上市的優質藥品,均為行業內的領軍品牌。悅康藥業集團是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行業領軍企業、北京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并獲“首都文明單位”稱號。
3家區內企業均多年蟬聯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這得益于北京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創新生態環境。作為北京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聚集了包括拜耳、泰德、同仁堂等1700余家企業,形成了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產業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各企業在北京經開區的引導下,相互支撐、協同創新,不斷優化升級供應鏈與創新鏈。
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上半年,經開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四大主導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650.5億元,同比增長40.2%,占經開區工業總量的93.8%。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單位數量65家,收入合計16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6.4%。下階段將繼續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進一步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通訊員 劉娜 田艷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北京經開區 企業 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榜機械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