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浙江工商大學正式啟動數字高校1.0版,現場發布數字化改革成果暨數字高校建設若干成果。由學校開發的“一碼通辦”創新應用,一張校園碼集疫苗接種、杭州健康碼、入校審批、請假、出省報備、一卡通消費等功能于一體。
2020年9月,浙江工商大學啟動“數字高校”校長工程,著力打通系統間數據壁壘。一年多來,該校按照“一事一庫一圖一生態”框架,貫通校內各業務系統,夯實線上、線下、掌上、自助“四位一體”服務架構,將科研、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為全體師生提供各項移動智能服務。
浙江工商大學副校長、首席信息官(CIO)金楊華說,師生身份信息安全是實現校園信息化的基石,學校用專屬的動態加密技術實現了對身份信息的“高安全”保護,還通過“一碼通辦”數字化應用場景,極大方便了師生日常門崗核驗、食堂就餐、自助服務等,“這個服務于2021年8月上線運行,日均訪問量達到4萬人次,就餐、門崗的掃碼平均訪問時長僅1秒”。
金楊華介紹,學校師生之家內目前已入駐14個部門,集中提供校務服務事項120余項,自助服務130余項。2021年9月開始試運行至今,通過“線上辦、掌上辦、移動辦、線下辦”服務,已完成13萬項業務。
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郁建興表示,數字高校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看似只針對簡單的校園場景,但其實是以校園場景為核心,解決一個更綜合的、小型的社會社區問題。未來,學校將朝著環境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教學數字化全面升級,將數字化深入人才培養的各類場景,豐富學生的數字技術理論素養和實踐運用能力,以數字化推動開放大學建設,助力終身學習型社會建設。(洪恒飛 林曉瑩 記者江耘)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