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春節臨近行業用工緊俏 數字化為消費者提供全新體驗

            春節將近,生活性服務業保供正當時。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數字化工具正在幫助生活性服務業企業提前識別春節期間需求量,實現有限的人力調度,預備保供。

            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紅利的同時,也面臨難題。一位從事線上商城開發的推廣負責人表示,很多中小商戶不接受數字經營的理念以及費用支出,使得行業數字化比例普遍偏低。毋庸置疑的是:生活服務業的服務線上化、電商本地化將成為未來趨勢,行業創業者對于管理團隊對于數據管理、風險控制都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提醒”節前用工

            春節臨近,生活服務行業用工緊俏,你做好準備了嗎?每年一問,已進行數字化升級的企業則給出肯定的回應。

            “通過后臺的數據,公司可以根據人員狀態,提前進行資源的運維和調配”,在關鍵的時間節點,用戶需求增長、行業用工緊俏時,數字化讓預判變得更為精準,阿姨來了創始人兼CEO周袁紅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數字化對于家政服務企業的重要性。

            周袁紅強調,阿姨來了本質是一家互聯網家政平臺,創始之初便進行了數字化管理。相較于傳統家政企業,阿姨來了的數字化管理在運營統計得到了很多便利。

            用工缺口往往夾帶著服務價格上漲,但數字化對家政服務實現了控價。此前,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58同城到家精選根據行業類別,制定了嚴格的平臺標準價格規范,服務人員需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服務。

            早在2021年春節前,58同城副總裁李子健提到,“因為數字化技術接入,春節前,保潔小時工加價情況得以解決,沒有出現往年價格翻倍增長的現象。”

            北京玉橋素敏家政公司的負責人王旭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2020年以來,即便有疫情的影響,北京玉橋素敏家政公司的業績增速遠超之前。公司加入58同城到家精選平臺后,業績較之前實現環比40%的增幅,此前業績增速約為15%。智能后臺管理系統讓公司的運營效率提升30%以上,減少了公司的經營成本和管理成本。

            滲透

            電商、網購快速增長,為國內生活服務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良好基礎,但行業數字化水平仍存差距。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報告》顯示,國內酒店業的數字化率約為35.2%,餐飲業的數字化率約為15.1%,而家政業及養老服務業的數字化率僅分別約為3.5%和不到1%。

            在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2020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也有所顯示,2020年中國生活美容市場規模約為6373億元,線上化率僅1.5%,在數字經濟助推下,預計2025年線上化率將提升至9.6%左右。

            一位從事線上商城開發的推廣負責人表示,很多中小商戶不接受數字經營的理念,以及費用支出,使得行業數字化比例難題提高。

            同時,生活服務業企業在推進數字化時,也遇到了難以調試的痛點。周袁紅提到,家政企業旗下員工眾多,在推進數字化中,存在待崗信息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家政行業從業者流動性較大,有時家政員跳槽或者返鄉,不及時反饋給公司的話會存在信息延宕。”這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方案,周袁紅直言。

            周袁紅也提到,企業數字化程度取決于創始人團隊的經營理念,做好數字化需要對數據管理、購買保險等方面進行把握,不僅要推進,也要把握風控。

            避免重復建設

            在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看來,推進生活服務業線上與線下、商品與服務的融合發展,培育和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引導、支持生活服務業平臺企業提供針對性強、使用便捷、成本合理的生活服務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充分整合、優化、提升現有數字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避免重復建設,強化統一入口。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2021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報告》中提到,單獨的線上或者線下店運營都相繼遇到瓶頸,服務線上化、電商本地化將成為未來趨勢。利用數字化運營工具,降低門店經營成本,提升服務水平,將成為服務業商家的新標準、新要求。線上線下結合,即時配送的新型服務模式也將成為本地服務業的新趨勢。

            服務行業的中小企業慢慢走向線上,通過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并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消費體驗。

            李子健在2022北京商業品牌大會上提到,隨著數字化深入到家政行業,將行業中不同的角色串聯起來,每一位勞動者都可以實現深度審核,伴隨信息共享,就會拓寬行業的市場邊界。

            此外,數字化還給從業者更多的選擇,在成品與收入之間尋找了平衡點。舉例來講,數字化以后,美業商戶選址上有更大空間,更多商戶選擇租金相對低廉的寫字樓,經營上也更為成熟,64%的線上化經營商戶已經發展為連鎖品牌。

            通過十幾年的電商、線上化的耳濡目染,家政行業的創建者、從業者、客戶等越發接受渠道的變化。李子健認為,人員審核、接單、排期、售后服務等瑣碎細致的事情通過數字化技術完成,這幫助整體提供效率,整個行業發展也更加正向。數字化會是先知先行的狀態,平臺先預判用戶需求,再匹配相應的服務。服務業升級具備傳導效應。一個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體驗,消費者預期也會不斷提高。

            此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若干意見》針對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提出9個方面30項具體舉措,其中就包括推動服務數字化賦能。

            (北京商報記者 王維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春節 行業用工 數字化 預判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