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帆深圳報道 1月7日,深圳市在對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時,發現2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
除了迅速啟動流調、核酸檢測、信息通報等一系列操作外,深圳更因為一系列溫暖人心的抗疫細節,贏得了市民乃至全國人民的稱贊。
近日,深圳一位孕婦因為情況不穩定需要住院,但入院需要的核酸檢測報告12小時還未出,1月8日上午10點57分,其家屬在深圳市衛健委的一篇微信公號文章后留言反映情況,僅僅6分鐘后便收到了回復:電話發我。
有網友稱,“電話發我”,2022年目前看到的最霸氣的四個字。
(圖片來自網絡)
“電話發我”登上熱搜
深圳衛健委回復之后,相關信息就被轉發給了深圳市龍華中心醫院,醫院門診部根據截圖中網友“Prnliy”留言中的電話號碼,聯系上了“Prnliy”,問詢采樣的過程,并請其提供姓名與身份證號碼,但在醫院數據系統的查詢中,并沒有看到結果。
12點7分,網友“Prnliy”回憶起采樣的具體地點,醫院判斷采樣是臨時設置的,并非醫院為入院患者專門設置的采樣點,該采樣點采樣后,標本將被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
醫院方面,迅速聯系了第三方檢測機構。12點26分,第三方檢測機構回復道:“結果已出,但因人手不足未經審核,馬上審核”。
12點28分,檢測報告審核通過并上傳。13點4分,“Prnliy”回復短信表示,“好的,已收到。感謝”。
僅僅用了1個多小時,在包括深圳衛健委、醫院、第三方檢測機構等多方合力下,這位孕婦反饋的困難迅速得到了解決,并順利辦理了入院。
@Penliy鵬 事后在微博發文稱:首先感謝深圳衛健委及時幫忙聯系了做核酸的醫院錄入了結果,順利辦理了入院。當時發這個評論的時候只是想加快核酸錄入,我們應該叫孕婦不是產婦,寶寶8周左右很不穩定,醫生建議住院,我們昨晚9點核酸后,等到上午10點多還沒出結果,寶媽人又很難受,一著急就去公眾號留言了,還是要給深小衛點贊(我也是每期必看的老粉了),剛評論留言就回復了。最后希望寶寶看在這么多人關心的情況下堅強健康地留下來,以后也去深小衛當小編。
1月9日凌晨,“深圳衛健委讓無法住院產婦電話發我”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都留言反饋,遇到過在深圳緊急需要核酸報告的情況,都順利解決了。有深圳市民稱,身為深圳人真的安全感滿滿。
(圖片來自網絡)
另一位外地產婦在深圳順利分娩
同是1月8日,另一位情況危急的產婦,在深圳順利分娩。
當天下午4點5分,一輛粵L車牌的小車急速駛進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車上坐著焦急的夫妻倆:一位孕期36周+4天的37歲二胎準媽媽和她的丈夫。由丈夫開車,兩人專門從惠州一路開到深圳,來到羅湖區人民醫院要求入院生產。
這位準媽媽是疤痕子宮,在1月8日中午出現了異常產前出血。她之前一直在羅湖醫院進行產檢。帶著這份信任,雖然疫情期間,夫妻倆仍從惠州自駕車趕到深圳就診。
準媽媽到院時情況緊急,但由于事發突然,她沒有近期的核酸檢測結果,也沒有近期檢驗檢查結果。更緊迫的是,該孕媽自述在近4日出現了咳嗽咳痰鼻塞癥狀,1月7日時曾自測體溫38℃,一時間還難以排除與疫情相關情況。
羅湖醫院接診醫生迅速請示醫院領導,為了確保這位準媽媽和肚中寶寶的安全,醫院立刻開啟“綠色通道”,啟動應急預案。
隨即產科接診醫護做好隔離防護,按演練過的“疑似新冠患者轉運流程”,一邊完善流調并為孕婦進行新冠核酸檢測,一邊接診查體,為孕婦緊急辦理入院手續。
該名孕媽來就診前已出現胎膜自破和血性羊水。醫生檢查時發現,其羊水為洗肉水色,胎心監護時亦發現胎心減速,超聲提示胎盤厚度增加。接診醫生敏銳判斷:該孕媽可能出現產科的緊急情況——“胎盤早剝”。事不宜遲,產科團隊立即啟動胎盤早剝搶救預案,由鄭文玲和高瑞醫生為患者進行急診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在檢驗科、B超室、麻醉科、手術室、新生兒科全力和默契配合下,當天下午4點55分,孕婦通過特別通道,由負壓轉運進入隔離負壓手術間。新生兒順利娩出,有驚無險。
化驚險為順利的背后,靠的既是醫院的態度與擔當,還有未雨綢繆的演練、充分的應急預案,更離不開專業醫護團隊的保駕護航。
深圳溫度
不只是幫助這兩位孕產婦被傳為佳話,在應對這一輪疫情的過程中,深圳已經有數件溫暖人心的故事和細節“出圈”。
1月7日,此次疫情2名確診病例的居住地——龍崗布吉壹村東心嶺社區,已經迅速實施了全村圍合管控,不少居民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封控生活:五菜一飯一湯,還有口罩,全免費!有媒體報道,在龍崗布吉壹村東心嶺社區口,前來送餐的配餐保溫車上,除了盒飯之外,還有酸奶等營養補給品,為了保證封控區的居民吃到熱飯熱菜,保溫車須使盒飯送到居民手里是60度以上。
(圖片來自網絡)
1月7日上午,在龍崗區坂田地鐵口附近的核酸檢測點,一位身著新娘禮服的女子在排隊核酸檢測。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女子當天結婚,被叫來做核酸檢測,為不耽誤婚禮,工作人員安排她優先檢測。11點左右,這名新娘完成核酸檢測離開現場,最終趕上吉時。
1月7日晚上7點左右,在龍崗區布吉街道長龍社區的一個核酸檢測點,有熱心市民自發送來了愛心便當,他們沒有留下任何信息,便匆匆離去。
還有一個核酸檢測采樣點,人性化地推出了四種語言,分別為普通話、粵語、潮汕話、客家話,號召大家盡快來做核酸檢測的宣傳語。
臨近農歷新年,再現零星確診,市民積極配合抗疫措施之外,難免有不少人擔心是否能夠回家過年,畢竟,深圳是一個流動人口數量占比高達70%以上的移民城市。但不少市民充滿了信心:深圳的基層防控措施,一定不會出現大范圍的傳播;相信深圳的管理能力,疫情一定能夠很快能夠控制得住!
有外地市民則表示,“難以理解,這么多移民組成的深圳,為什么深圳人都在為這座城市自豪。”
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除了有充滿底氣的經濟發展實力,也一定是市民滿意度、自豪度高的城市。
在抗疫過程中,深圳除了一如既往地展現速度、效率之外,同時也更多地向外界展現了一座2000萬人口大城市“以人為本”的態度和溫度,為這座網友戲稱的“搞錢之城”增加了溫暖、人情味以及安全感。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階段,防疫抗疫對每一座城市而言,都是對公共治理能力的綜合大考。深圳,憑借著速度、效率,更憑借著浸潤到每一個環節的人文關懷,體現出了先行示范區的擔當。
1月9日下午,深圳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從會上獲悉,1月9日凌晨,我市在“0107”疫情的重點人群排查中,發現1名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1月9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報告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作者:王帆 編輯:辛繼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