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當前熱聞】全省首批《公共數據資產登記證書》頒發 佛山順德將公共數據變成動態資源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志強 通訊員 何雁捷

            8月9日,佛山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全流程改革發布會舉行。會上,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頒發了全省首批《公共數據資產登記證書》,全省首個經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確認的公共數據運營服務商與佛山市順德多家銀行、保險機構完成簽約,公共數據產品第一次在南粵大地上實現了要素流動。

            發布會還發起成立佛山市數據要素流通產業聯盟,超500家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等組成的產業聯盟成員中,18家成員單位代表上臺集中簽約,聯合推動意向合作金額近百億,目標是2年內帶動全市超3000億數字經濟產值,助力佛山數字經濟規模2035年實現2萬億規模愿景。


            (相關資料圖)

            推動數據授權使用

            今年以來,佛山順德區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加大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力度,在全國率先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全流程合規和監管規則體系實踐。順德區政務數據資源管理云平臺累計數據規模已達32億條,涵蓋183個系統清單和超4000個數據目錄清單。

            讓海量數據從靜態資產向動態資源轉變,從而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是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目標。順德區緊緊圍繞數據要素市場化全流程配置的目標,在公共數據支持企業融資等方面先行先試。通過深入走訪全區銀行、保險等金融企業,全面了解市場對數據最迫切的需求,探索推動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分類分級授權使用,順利取得10家數源單位數據使用授權,獲取超1億條數據,有效盤活全區數據“家底”。

            企業從數據中獲益

            在此基礎上,如何讓數據真正“跑起來”,構建一套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全流程流通體系?順德梳理出互信、確權、定價、安全和監管5大難點問題,并結合市場對數據產品的需求逐個攻克,打通了公共數據運轉流通的各個環節。

            “互信難”是此次順德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全流程改革的首要關卡。數據市場的發展涉及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明確、敏感信息和隱私保護等數據安全問題,也包括復雜的利益分配問題。企業雖然對于獲取數據的需求普遍比較強烈,但是對于開放數據卻存在各種擔心和疑慮。在此復雜環境下,順德探索出一條“政府主導規則,各方形成合力,共同從數據中獲益”的新路子。

            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此外,此次改革探索始終把安全和監管貫穿數據治理全過程,堅決守住安全底線,由具備資質的專業公司開展數據脫敏脫密,并運用區塊鏈、北斗鑒權碼和多方安全計算等先進技術,做到數據“可用不可見”。

            本次發布的全省首批登記公共數據資產分別應用于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高科技、工程、安全生產、氣象等六大場景,通過數據產品掃清金融機構和融資企業間信息不對稱障礙,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解決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問題,豐富了保險機構在投保獲客、承保企業風險分級分類管理、保險產品設計方面的數據支撐,有效激發保險機構設計更加符合順德本土的保險產品,促進引導企業、個體戶和個人積極投保,降低順德各類因安全生產、人為和自然災害而引發的損失,促進平安社會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公共數據 登記證書 保險機構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