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中芯國際:一季度收入創歷史新高 市值達1000億港元

            5月14日,中芯國際召開業績電話會回答投資者提問。

            中芯國際在業績會上透露,2020年疫情并未使中芯國際的晶圓廠營運受到影響,中芯國際生產線運行正常。同時,疫情對終端需求及供應鏈的影響仍待觀察。

            受此影響,中芯國際漲幅擴大至逾10%,市值達1000億港元。

            此外,中芯國際決定上調今年的資本開支,由11億美元擴大至43億美元。今年一季度,中芯國際的資本開支為7.77億美元,而上一季度為4.91億美元。這次上調的資本開支主要用于上海采購300mm晶圓廠的機器及設備,以及改進成熟工藝生產線。

            事實上,今年3月以來,中芯國際已發布兩份涉及設備采購的公告。3月2日公告顯示,中芯國際與應用材料達成設備采購協議,購買總價為5.43億美元。3月23日,中芯國際與泛林集團簽訂設備采購協議,購買總價為3.97億美元。

            5月13日晚,中芯國際發布了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報告。在電子行業相對慘淡的背景下,中芯國際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環比增長8%,同比增長35%,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為6416.4萬美元,環比下降27.7%,但同比增長422.8%。

            一季報顯示,銷售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晶圓付運量增加。與此同時,由于付運量增加、產品組合變動,導致銷售成本也隨之增長22.8%,毛利同比增加91.4%。毛利率從2019年同期的18.2%增長至25.8%,高于2019年第四季度的23.8%。

            晶圓廠產能方面,天津200mm晶圓廠、擁有多數權益的北京300mm晶圓廠和擁有多數權益的上海300mm晶圓廠的產能有所增長,而其他晶圓廠維持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同產能。與此同時,付運晶圓產能使用率同比增長29.1%,達到98.5%。

            這組數據意味著,今年一季度中芯國際的市場需求和產品結構優于預期。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和梁孟松表示,公司市場份額逐步增加,成熟工藝平臺產能滿載,先進工藝研發與業務進展順利。

            興業電子分析師謝恒在業績會議中點評道,中芯國際披露的一季度報超預期,正常情況下電子行業的一季度和二季度相對淡季,但中芯國際一季度和去年第四季度相比還是有較為正向的增長。

            謝恒認為,中芯國際在芯片行業中,主要負責晶圓代工的部分,對客戶的交付量事實上就是晶圓代工的預估量,這一部分最值得投資者關注。而晶圓代工的工藝往往相對獨立,因此中芯國際未來的重點還是要在制造環節做大做強,提高產能規模,持續追趕國際上的領先公司。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芯國際 晶圓廠營運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