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年7-8月間將實施“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

            根據計劃,我國將在今年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在今年航天日期間,已經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名字,即“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窗口的臨近,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什么進展呢?總臺央視記者對此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

            由于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它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中國科學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今年在7月到8月之間,我們將用我們國家新一代運載火箭里面的最大個的長征五號火箭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以后,在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后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就到達火星。

            火星與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大概有5500萬公里,探測器在經過長途飛行后,如何成功被火星的引力場捕獲,是任務中的關鍵點之一。如果捕獲失敗,探測器將會與火星擦肩而過,

            中國科學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不捕獲它就穿過去了。所以這個捕獲很關鍵,捕獲以后就進入火星的循環軌道,再經過多次的調整,就進行環繞探測了。

            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兩部分組成,著陸巡視器將在火星表面軟著陸,并釋放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進行巡視探測。據了解,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開展巡視探測、火星地貌特征研究等多項任務。

            中國科學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略長一點,大概是24小時37分鐘算一天,火星車的設計壽命在火星上90天,90個火星日也就是我們地球上三個多月的時間。

            降落段7分鐘 安全著陸是任務關鍵點

            火星探測器在到達環繞火星的軌道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要降落在火星表面。

            據了解這個降落過程大概有7到8分鐘。雖然時間短,卻是整個任務的關鍵點,因為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任務的成敗。

            火星探測器在奔火的途中一直處于高速飛行狀態,所以在著陸之前,需要先將速度降下來。目前,在國際上主要有2種減速方式。我國根據探月工程中的技術經驗作為基礎,將通過4個階段逐步減速,最終使探測器平穩到達火星表面。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國科學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從4.8公里每秒的速度,到火星著陸的地方減到0米每秒,這個過程要用7-8分鐘,在7-8分鐘有4個減速段,第一個是氣動減速段,把速度從4.8公里每秒鐘減速到每秒鐘460米,用時290秒左右。

            形象地說,探測器減速的第一個階段相當于來了一個急剎車,接下來探測器將打開降落傘,大概用90秒的時間,將速度由460米每秒降到95米每秒。隨后就進入到動力減速段,探測器的反推發動機點火開始工作,將速度減小到3.6米每秒。

            中國科學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這一段工作時間大概是80秒,剩下的100米還有一個懸停避障,叫著陸緩沖段,這個時候已經速度很慢了,100米我還能夠懸停,懸停就相對地面的速度0了。

            在此之前我國已經成功進行了懸停避障試驗,在最后的著陸階段,探測器通過懸停在空中,可以對火星表面進行觀察,為選定著陸點做最后的準備。

            中國科學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100米已經比較低了,可以看一下地面有沒有坑,大的石頭,有的話我們就避開它。調整一個相對的位置,這樣就保證我們落地的安全性,不會翻車。

            未來2-3年將進行11次飛行任務

            5月5日,我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開啟了我國空間站建造的序幕。預計在未來2-3年,我國將進行11次飛行任務,完成空間站的建造任務。

            根據計劃,我國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前后建成。明年,我國將開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發射任務,并陸續進行11次飛行任務。

            中國科學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我們將進行三次的空間站的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的發射,再加上四次載人飛船的發射,再加上四次的貨運飛船的發射。

            目前,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總裝,“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正在開展初樣研制;空間科學載荷已經陸續轉入正樣研制。我國空間站建成后,預計使用壽命為10-15年左右。

            (編輯 楊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天問一號 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