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倡導綠色環保理念 天津生活垃圾分類實現三個“百分百”

            “喝的飲料瓶屬于什么垃圾?”“我知道,可回收物!”“夏天吃西瓜,剩下的瓜皮是什么垃圾?”“我搶答,是廚余垃圾!”日前,一場面向小朋友的有獎生活垃圾知識競答,在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燕南園社區展開。據了解,這是該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的一部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都爭做“垃圾分類小小志愿者”,綠色環保理念,開始在孩子們的心中扎根。

            提升百姓知曉度和參與度,是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記者從天津市城市管理委獲悉,為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展現社會文明水平,天津市日前確定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到今年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完善,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覆蓋率達到100%,學校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100%,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市民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80%以上。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生活垃圾分類在社區開花,我們欣喜地看到了變化!”家住河西區友誼路街誼景村社區的張大娘告訴記者,過去一到夏天,社區樓洞口的垃圾箱里干濕混裝的垃圾散發著異味,下雨時垃圾滲液流出,一不小心就會踩一腳,“現在不僅設置了分類垃圾桶,還加裝了垃圾分類智能設備,社區環境變好了,受益的是我們老百姓。”

            據介紹,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包括居民社區的生活垃圾產生前端,還包括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等全流程,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多方面效益。今年以來,本市城市管理部門把“垃圾處理”工程列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十大工程。在處理設施方面,年內建成西青、東麗、北辰垃圾綜合處理廠等8座垃圾處理設施,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1.7萬噸,推進餐廚垃圾就近就地處理,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在分類運輸方面,增加垃圾分類專用運輸車輛保有量,加強分類各環節的協調配合,形成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緊密銜接的全鏈條體系,垃圾分類工作躋身全國重點城市前列。此外,強化建筑、農村垃圾管理,推進環城四區建筑垃圾就近就地處理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管理和海上環衛工作,提升垃圾處理設施的智能化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垃圾 生活垃圾 分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