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低糖”電飯鍋引關注 食用“低糖”米飯不能取代有關藥物作用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宣稱“低糖”“降糖”或“脫糖”的電飯鍋產品(以下統稱“低糖”電飯鍋),引起不少消費者的關注與興趣。為掌握“低糖”電飯鍋產品真實情況,引導科學消費,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廣東省消委會于今年3月至7月聯合佛山市消委會開展“低糖”電飯鍋商品比較試驗。

            據悉,本次比較試驗在測試產品安全性的基礎上,重點選取了蒸煮米飯的還原糖含量、抗性淀粉含量兩項行業認可度高、性能代表性強的功能指標進行測試。從比較試驗結果來看,20款樣品中有18款樣品低糖檔位蒸煮的米飯與普通米飯相比,還原糖含量有不同程度減少,而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說明大多數“低糖”電飯鍋樣品具有一定的“減少米飯糖類含量”的功能效果。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本次比較試驗未涉及消費者實際食用“低糖”電飯鍋煮出的米飯后的血糖變化情況。廣大消費者應科學看待“低糖”電飯鍋的功能效果,必須清楚,食用“低糖”米飯不能作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別不能取代有關藥物的作用。

            省消委會指出,據分析,“低糖”電飯鍋其原理就將電飯鍋內膽設計為帶有漏孔隔層的雙層鍋膽,當大米煮到半熟時,一部分支鏈淀粉溶到米湯中,米湯從漏孔隔層瀝掉,再把半熟的大米進一步蒸熟。這樣做出來的米飯,糖類含量就會低一些。值得注意的是,當米湯瀝掉后,不但糖分減少,也可能帶走其他對人體有益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記者 李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低糖電飯鍋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