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手機脖還能回得去嗎?這3個動作為“手機族”減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在看手機!偶爾抬起頭,想要扭一扭小脖頸……啊!好痛!有沒有一瞬間,覺得恐怕自己的脖子已經比發際線更早進入衰老期了?

            長期加班伏案,每天忙追劇、刷某寶,無論吃飯、睡覺、工作、通勤,甚至蹲馬桶,一刻都離不開手機。看手機可能是你早上睜眼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你在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

            真相了!只是慢慢發現,看手機獲得的快樂和回報越來越少,帶來的痛苦和迷惑卻越來越多。比如,為什么我們都成了“低頭族”?為什么好好的脖子就成了“手機脖”?

            手機脖,我們還能回得去嗎?

            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脖子。你知道嗎?在我們低頭時,前屈極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狀態)只能是45°,如果前屈幅度達到30°時,就會嚴重影響到頸椎。因長時間保持低頭、頸部前傾的姿勢,看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造成頸部不適或頸椎病被稱為“手機脖”。

            不妨先跟著我做個動作吧:含胸時,做一個深呼吸,感覺你的胸腔可以打開多少。然后舒展你的身體,在抬頭挺胸的姿態,再次做一個深呼吸。感覺有什么不一樣?你會發現,當你體態正確的時候,呼吸變得更深、更有力度了。

            人的肩頸就像人體的十字路口,在身體結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頭部的運動和上肢胸部的運動,都與你的肩頸部“關系重大”。即便只是一個深呼吸,當你含胸時,肺部受到擠壓,沒有很好地舒張開,導致呼吸不順暢。長此以往,可能會使胸廓變形,胸腔容積縮小,正常呼吸活動的幅度都會受到限制,最終影響到肺活量和呼吸的通氣量,甚至導致呼吸困難和喘息等癥狀的發生。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肩頸還是大腦的“總開關”,上注于頭部和面部的血液都要經過肩頸,如果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大椎穴位置發生淤堵,就會出現你并不想擁有的“富貴包”,會引起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引發中風、腦梗等。

            低頭苦看相當于頭頂50斤重物

            歐洲脊柱協會發表聲明稱:一個人的頭部重約5公斤,當前傾看手機等電子設備時通常呈60°角,由于重力和杠桿作用,頸部肌肉就要承受25公斤以上的重量。說得更形象一點:低頭玩手機,相當于頭頂50斤的重物,時間久了,你的肩頸就撐不住了。不分時間地點場合的“埋頭苦看”,必然會給你的生活帶來麻煩和危險,大家可以通過下面這個頸椎病的形成過程來判斷自己肩頸部不適的程度:

            第一階段:是暫時性的頸肩痛,大多由于肌肉疲勞導致。大家能夠感覺到背部發緊、發沉,疼痛。在這個時候,適當休息,放松一下情緒,或者做做簡單的治療,癥狀就緩解了。

            第二個階段:肌肉疲勞沒有緩解,肌肉持續緊張,頸肩部肌肉群痙攣,局部軟組織水腫、產生炎癥,壓迫到周圍的神經組織,可以出現頸部僵硬、酸痛加重,并且擴散到上肢、胳膊、手指活動也不靈活了,肌力下降。出現了這些癥狀就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了。

            因為再發展到第三個階段,病情就是不可逆轉了。肌肉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護骨骼,如果你的肌肉長期出現功能紊亂,就會導致骨骼發生病變,出現骨質增生、椎間孔變窄、椎間盤突等頸椎或者胸椎的病變。這時候治療就比較困難了,結合看會更好。

            拯救“手機脖”斜方肌說了算

            很多女生都羨慕別人的一字直角肩和纖長的天鵝頸,但對“低頭族”來說,離完美的肩頸部線條只能是越來越遠。不時還要仰天長嘆:“為何我的脖子那么短,埋頭一陣子,就猶如一塊鋼板壓在那里,苦不堪言?”

            還有更多難言之隱,時刻提醒你生活艱難:只要轉脖子,就會發出很酷的咔咔聲,這表明頸肩部肌肉僵硬了;想要隨意點頭、仰頭及轉頭?難!這說明頸椎曲度變直了;不管平視還是走路時,都會出現難看的探脖;總是前傾盯著屏幕,本來就短的脖子更短了;你的臉頰和下巴,松弛得更快一些,這是因為更多的地心引力,導致下頜松垂、臉頰下垂等。

            都這樣了還不趕快行動?當務之急是拯救你的“手機脖”,讓各個組織能夠愉快地相處。怎樣救?脖子下面那塊斜方肌很關鍵。

            斜方肌,它從我們的頸部一直向下延伸到中背部,就像一個漂亮的披肩。根據其肌纖維走向,分為上、中、下三束。它的作用簡單說,就是在日常活動中幫助我們扭轉肩胛骨、聳肩、收肩、挺背等。

            在低頭時,上斜方肌承擔了整個頭部的重量,被迫長期保持拉伸狀態。加上如果本來也不強壯,仿佛一個瘦弱的人每天負重幾十斤,還得不到休息,時間長了就容易造成肌肉僵硬,相關肌肉間不平衡,最后導致肩頸勞損,出現疼痛。

            如果長時間含胸,肩胛骨向下壓迫胸腔,后背的下斜方肌等肌肉群長時間沒有“參與工作”,久而久之,后背的肌肉變得更加無力,會形成圓肩、駝背。

            這3個動作

            為“手機族”減負

            認識了斜方肌,接下來就要了解它,看看它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下面這3個動作,做好了能有效“調動”斜方肌,為你的肩頸減負!

            動作1: 放松式

            做這個動作時,無需用手牽拉,只要運用自身的力量,緩慢而有控制地進行對抗,這樣才最安全,脖頸也不會受傷。

            動作分解:首先,單側肩膀下沉,頭往相反的方向拉伸,眼睛正視前方,保持幾秒鐘;然后脖頸回旋,眼睛看向斜上方,回旋時拉伸,保持幾秒鐘;再回收下頜,看向斜下方,保持幾秒鐘。

            別小看這一組動作,它真的可以使斜方肌的上、中、下三個部位,都得到拉伸放松。

            動作2: 肘繞肩式

            這個動作要求你,用盤腿的姿勢先坐下。如果身體坐不正直,可以在坐骨下方墊上幾本書或者硬物,幫助做到挺胸拔背。因為放松肩頸的時候,肩頸以下的所有位置都要正位,肩頸才能得到正確的鍛煉。就像蓋樓一樣,如果下面都是歪的,那越往上蓋,樓房就會越歪。

            動作分解:我們首先讓坐骨坐實,手指放于肩上,持平;手肘向前劃,手肘相碰;手肘向上劃圓,向上時鼻吸氣,肋骨始終繃緊,繃住力量,不要向前突,手背在頭后相逢;手肘向下,“喝”字吐氣,放松。

            做這個動作時,脖頸始終向上,肩的力量始終向下,脖頸才能更好地延展。

            動作3: 投降式

            動作分解:雙手抬平,屈肘,五指張開;吐氣向下,肩胛下沉,向下用力,反復幾次。

            這3個動作,不妨視為“護脖秘籍”,天天常抓不懈,同時改掉低頭習慣。一段時間后,相信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

            綜合健康中國、人民網報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手機脖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