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小學幼兒園延遲放學可行嗎?老師:這樣會加重老師的負擔

            今年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出建議——延遲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至下午6點,以便于雙職工父母下班后接孩子,同時也可減少課后托管班的費用支出。此建議一出,引發很多家長共鳴,認為此舉將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三點半難題”。但也有不少來自各方的反對聲音,認為一旦實行不僅將加重教師負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產生不利影響。那么,小學、幼兒園延遲放學是否可行呢?

            支持

            延遲放學將解決我家大難題

            學生家長 周女士

            我太贊成這個建議了!女兒上小學后通常都是下午3點多放學,但我卻需要“朝九晚五”,不到點兒不能下班。孩子年齡小,需要接送。早上到校時間早,送完孩子不影響上班,但下午接成了大難題。家里老人身體不好,指望不上,我和她爸爸只能輪流“翹班”去接她,每次從單位走的時候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領導看到不高興。學校如果能延遲到下午6點左右放學,那可真是解決了我家的大難題。

            在學校完成作業能省不少心

            學生家長 趙女士

            我兒子現在上小學三年級,寫作業非常磨蹭,尤其是他每天下午3點多放學回家后,家里人總得看著他做作業,一個沒盯緊就得寫到半夜,第二天起床費勁不說,白天上課效率還低。所以,他早放學回家我什么事也干不了,一直在催他“快點寫作業”“快點寫作業”,太鬧心了。后來報了學校的托管班,每天有老師看著寫作業,回家時作業基本都能完成,省了不少心。有時候,老師還會趁著這個時間主動幫生病落課的學生補課,我覺得特別好。

            上學校的課后班少花錢又放心

            學生家長 陳女士

            現在很多學校都有課后330活動,涉及體育、美術、科技等多個方面,內容十分豐富。我給孩子報了學校的跳繩班,一分錢不花,就能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鍛煉一個半小時,多好!要是學校不開課外班,我肯定也要給孩子找個社會上的托管班或者培訓班,總得給孩子找點事干,不能白白荒廢了時間。當然,如果那樣的話,錢不少花,還要擔心安全問題。

            希望學校推出“課后套餐”

            學生家長 張先生

            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脫節,形成了一個尷尬時段,很多家長無奈只能在學校周邊尋找托管班。如果放學時間延遲至下午6點,有利于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直接銜接。同時,我也希望學校開設課后班,哪怕收一些費用,我也愿意掏,老師的付出應該得到相應回報。另外,我覺得對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在交通晚高峰時段即使學校延遲到下午6點放學,很多家長也未必能準點到校接孩子。所以,我希望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制定出可以選擇的“課后套餐”,包括自、興趣班、晚飯等,供家長選擇。

            反對

            不利于孩子個化發展

            學生家長 竇先生

            對于“延遲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至下午6點”的建議,我個人持反對意見。因為幼兒園及小學的孩子們早上六七點鐘就離開了家,如果下午6點鐘才放學,不算上下學路途所耗時間,回到家也已經很晚了,然后還得吃飯、做作業。為保證孩子睡眠、能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有充沛精力聽講,也不能讓孩子睡得太晚。這樣一來,孩子的興趣、特長就沒時間發展了,不利于個化發展。假如統一延遲放學時間,如何兼顧這部分孩子及家長的個化需求?

            親子時光有益孩子身心健康

            學生家長 崔女士

            現在提倡“家園共育”“家校共育”,可我每天早上7點15分就出門送孩子,下午6點45分才到家,可謂早出晚歸,沒有一天陪孩子迎接過日出或者欣賞過晚霞。掰著手指頭一算,這一天的親子時光真是少得可憐,連跟孩子親昵、聊天都沒空,哪里還有時間“共育”呢?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延遲放學時間,反而希望擁有更多的親子時光,見證孩子的點滴成長,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提高生活幸福指數。

            這樣會加重老師的負擔

            一小學老師

            延遲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對于學校老師來說負擔太重了。通常,老師們每天早上7點多到校,7點半就要正式進入工作狀態。早自、上課、判作業、看操、出試卷、備課、教研、處理學生問題……各種各樣的事情,瑣碎而繁雜。中午老師也沒有休息時間,每天幾乎都得連軸轉,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很大,一天下來十分疲憊。如果再延至下午6點放學,一天工作時間就得10個多小時,老師們的身體怎么吃得消?而且很多老師家住得都比較遠,路途奔波十分辛苦。學校女老師居多,她們的家庭負擔也都很重,接送孩子、照顧老人,哪個也不能落下。如果再延遲放學時間,老師們恐怕難以承擔。

            有失偏頗不利于長遠發展

            某幼兒園園長

            現在的幼兒園通常是下午5點放學,孩子全部被接走差不多在5點半左右,之后老師要收拾教室,估計6點多鐘能下班。有時候,接孩子的家長會因為路上堵車、做飯忘了時間等各種情況遲到,老師們會帶著孩子在班里再玩一會兒,直到家長來接,無形中延長了工作時間。如果再延遲1小時放學,老師們下班要在7點鐘以后,長此以往,恐怕難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來教孩子。所以,這個問題需要把握好“度”,既要考慮家長的需求,也要考慮老師的身心健康問題,有失偏頗不利于長遠發展。

            專家觀點

            應借助第三方力量解決雙職工困難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謝春風

            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延遲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至下午6點的建議初衷是好的,這樣的做法可以方便雙職工下班接孩子,同時也可減少課后托管班的費用支出。事實上,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也已進行嘗試,讓學校、幼兒園延長工作時間到下午5點半或6點,甚至更晚,但由于加班的待遇沒有跟上,園長、校長和老師們有諸多怨言。我認為,學校、幼兒園有自己特定的法律責任和道德意義,不能忽視、慢待。至于延遲放學時間的建議是否可行,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首先,必須確立兒童立場,站在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視角進行判斷,聽聽兒童們的聲音。兒童立場缺少是當下諸多教育亂象的根源。在兒童早期發展階段,家庭和家長的養育、親情價值無可替代。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兒童正處在社會化發展的初期,教育不適應明顯,成長中的家庭屬很強,對家庭和父母的親情需求、養育依賴大。他們的身心發展還很稚嫩,及早回歸家庭是他們內在的需求。雖然他們到幼兒園、學校接受早期教育、義務教育是必要的、有意義的,但是教育疏離和情感疏離限度應該給予嚴格約束。如果站在兒童立場判斷,就會發現,隨意延長幼兒園、小學工作時間,令兒童在教育機構待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是一種成人化錯誤操作,是一種責任轉嫁,更是對兒童合法權益的傷害。《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對未成年人承擔監護職責。國家采取措施指導、支持、幫助和監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所以,家長因工作原因而放棄或轉嫁自己對孩子的監管責任,是站不住腳的。

            其次,必須確立教師立場,認真傾聽園長、校長和老師的合理訴求。教師立場是非常重要的價值判斷準則,尊重教師,保護教師,才能實現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目前,學校、幼兒園的入學、放學時間,都有政府批準的穩定規程,經歷了長期教育實踐的檢驗,如改變這種教育規程和作息制度,不能不傾聽教師們的聲音。育人工作非常復雜、繁重而辛苦,很多老師起早貪黑,除了完成學校、幼兒園里的日常工作,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回答家長和孩子們的問題,還要家訪。而且,他們有自己的家庭和正當的生活、健康需求。隨意延長教師們的勞動時間,加重他們的工作負擔,是不道德的,進而會傷害到兒童的健康發展。一個無法正常生活休息、無法正常履行家庭義務和責任的老師,怎么可能安心工作?如果教育行政部門不能理直氣壯地尊重、保護教師們的合法權益,而是慢待教師,加重教師們的負擔,就是一種失職、瀆職行為,必然傷害到兒童的長遠利益。

            第三,要確立正確的社會立場,全社會必須共擔育人職責,學校、幼兒園無法包打天下。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育人之道在于和合,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協作,各負其責,共畫育人同心圓。學校、幼兒園轉嫁自己的教育責任、給家長布置家庭作業,是錯誤的;家長轉嫁自己的監護者職責,給教師布置“課后作業”,也是錯誤和有害的。我們應該更多地理解、尊重、包容和敬畏教師,采取更多措施關心、關愛和培育好教師,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第四,幼兒園、小學老師們的工作時間調整,應聽從法律的規定。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雖然有寒暑假,但日常工作非常辛苦,加班加點是常事。如果延遲放學時間到下午6點,恐怕需要考慮增配相應的師資力量,比如調動社區志愿者、校外教育工作者等相關行業人員的積極,這樣,既能為家長提供高質量的課后托管服務,也可以照顧到教師的身體健康。

            此外,我還想提出建議:解決部分雙職工家長的實際困難,應該借助第三方力量,政府和社會應該給予引導支持,財政要給家長以必要經費補貼,降低廣大家長養育孩子的成本。目前,這方面的教育制度設計很欠缺,應該盡快給予完善。

            相關鏈接

            國外如何提供課后服務

            美國

            課后服務是美國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課后服務的社區學中心里,82%是以公立學校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學校通常和社區組織等合作,建立校內活動和放學后活動之間的聯系,提供豐富的課后教育內容。經費由政府、家長、基金會等多方共同承擔。從事課后托管服務的工作人員有學校老師、學校或非學校的教輔人員、大學生、課外中心運行人員、高中生、社區人員、家長等。

            英國

            政府要求所有中小學都要發展成為托管服務的核心力量。在英格蘭地區,2013年有64%的小學提供課前托管,70%的小學提供課后托管,19%的小學提供節假日托管,50%的小學同時提供課前和課后托管。在倫敦等大城市,托管比例更高。在托管活動安排上,75%左右的課前和課后托管活動由學校提供,57%的假日托管活動由學校和校外機構合作提供。經費由政府、家長、基金會等多方共同承擔。從事托管服務的教師最低要達到中級水(指具有一年以上基于相關工作場所與內容的培訓經歷)。

            日本

            原則上在所有小學校區都要有放學后兒童服務,充分利用教室、體育館、圖書館等學校設施。經費由國家、都道府縣、市町村三方共同承擔,家長基本不用為費用操心。課后服務項目實施人員主要由社區志愿者擔任。

            法國

            政府設立課外活動中心,保證兒童得到課后照看的權利。課外活動中心大多集中在幼兒園和小學附,分周三(法國大部分小學周三不上課或只上半天課)和假期、上學前和放學后等時間段開放。課外活動中心收費有地區差別,但價格都不高。課后服務人員一方面在公職人員內部選拔,或直接雇用教師、志愿者;另一方面,通過政府設立的“未來職業計劃”,年輕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后可以加入課后服務教師隊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 幼兒園 延遲放學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