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清明小長假運輸期間(4月2日至5日),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1098.5萬人次,約占中國鐵路客發量的22.7%,日均發送274.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25.2%,客流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8.9%。
在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形勢下,作為“就地過年”結束后的首個小長假,今年的清明假期展現出了補償式的“出行熱”,民眾出游需求得到集中釋放。假期首日(3日)和尾日(5日)兩天客流相對集中,假期次日(4日)為客流低谷,整體呈現“N”型走勢。
小長假運輸期間,長三角鐵路發送長途直通旅客169萬人次、同比增長193%,發送短途管內旅客929.5萬人次、同比增長231.9%,城際客流和周邊短途客流占比較大,客流成分以旅游、探親、掃墓為主,主要集中在高鐵3小時交通圈內。
其中,鐵路杭州站共發送旅客121.93萬人次,客流恢復至2019年同期98.3%。杭黃高鐵線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4站共發送旅客6.26萬人次,沿線客流熱度不斷升溫。
除傳統的滬寧、滬杭、甬溫等旅游、掃墓線路外,滬蘇通、鹽通、連鎮、徐連等高鐵新線客流較日常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針對清明假期每天不同的運力需要,長三角鐵路運用大數據加強客流動態預測分析,精準實施“一日一圖”,共增開旅客列車488列,組織動車組重聯運行1780列,實施普速列車加掛車輛297輛次。(張煜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