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門票預約制度仍出現扎堆排隊等情況 倒逼管理中的漏洞和短板

            以暴露出的問題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倒逼有關部門和行業補上管理中的漏洞和短板,不僅有助于保障更多游客假日出游品質“更上層樓”,還將助推公共應急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促進相關行業和領域走向高質量發展。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新聞頻上熱搜——繼5月1日因大風吹揚地膜引發京廣高鐵接觸網故障、北京西站停運數十趟始發列車造成旅客滯留之后,5月4日大風天氣再次導致北京鐵路局管轄范圍內多條鐵路出現接觸網掛異物、致大批列車晚點。此外,假期內,一些景區人流過大過密,湖北荊州某景區游客擁擠甚至有人大喊“退票”;北京恭王府景區一票難求,40元的門票被黃牛抬到150元。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穩定,今年“五一”假日旅游火爆早在各方預料之中。為應對這波“補償式旅游”“報復性旅游”,文旅部在4月底即要求各地景區景點“五一”期間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控制好接待游客數量。總體來說,“五一”期間,多數景區面對假日出游這張“答卷”,考出了令游客較為滿意的分數。但現實中的偶發、突發狀況,也折射出假日旅游管理尚存一定改進空間。

            比如,一些景區在實行錯時預約制度后,仍出現扎堆排隊等情況,說明門票預約制度還應更加精準和細化。景區在根據最大承載量、游客出游趨勢來確定每日門票預約數量分配之外,不妨將預約精確到具體時段,讓有限資源的分配更趨優化;可以通過對具體游覽路線、順序進行科學設計,有效引導游客錯峰游覽和分流;針對爽約者過多導致門票資源浪費、黃牛囤票倒賣等現象,嘗試實行預約時繳納部分票款、引入排隊候補門票機制等措施。

            比如,與旅游密切相關的企業、行業也要“做最壞的打算”,科學籌劃、精心設計應急預案,降低突發事件的應對風險。此番大風吹揚異物致接觸網故障、多次造成大面積列車晚點,反映出相關部門對出行高峰時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隱患預判不足,全局性、整體性的應急預案仍欠完備。從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到公安、消防、氣象等多個部門,一方面平時就要下足功夫,健全各類應急管理制度,積累豐富經驗,提升處突能力;另一方面,在假日出游高峰期,應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與聯動等,健全科學完善的、可行性強的硬核應急預案。

            在出游需求集中釋放的假期里,如果“人從眾”不可避免,那么做好提升旅游品質、提升游客出游體驗和滿意度的文章,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個“五一”假期里,一些地方不乏細致、暖心之舉——在河南周口,一名醫生因在游覽途中為突發疾病暈倒的老者急救,被景區終身免票;在上海,南京路武警再現拉鏈式人墻,疏導游人有序過馬路;四川樂山、江蘇揚州、重慶等地呼吁本地市民盡量不出行、將熱門景區門票優先銷售外地游客、開放機關和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開放政府機關食堂為游客提供簡餐等,這些構成了假日里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假日出游高峰期,對相關地方和行業是一次大考,同時也是學習借鑒經驗、總結改進不足的契機。眼下,“無預約,不出游”已然成為旅游新常態,限量、錯峰、全域旅游等概念和做法日漸成為提升旅游質量的法寶。與此同時,預約機制不夠細化、應急預案不夠完善、應對處置突發情況能力不足等問題也暴露出來。以這些問題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倒逼有關部門和行業補上管理中的漏洞和短板,不僅有助于保障更多游客假日出游品質“更上層樓”,還將助推公共應急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促進相關行業和領域走向高質量發展。

            “五一”假期已然畫上句點,而為“五一”假日旅游答卷“改錯”的工作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門票預約制度 景區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