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朋克養生”要不得 專家:身體健康的人無需服用保健品

            “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的“朋克養生”年輕人,正化身為保健品的帶貨狂人。

            益普索Ipsos日前發布的《90后養生日志》中顯示,90后追求藥食同源,內服外調兩手抓,同時普遍認為攝入類食物與產品的選擇都能對養生起到效果。在內服的食品中,保健品成為眾多選項之一,且同比增幅達40%。

            90后熱衷于購買保健品,然而在網絡上售賣的、宣傳適合年輕人的保健品很多都不是正規的保健品,長期服用反而是有害的。專家建議,身體健康的人在正常的生活條件下,不必服用保健品。

            年輕人為何沉迷保健品?保健品該如何選購?記者進行了相關采訪。

            現象:一天二三十粒知名主持人拿保健品當飯吃

            起床后先沖一杯蛋白粉,吃早飯時隨餐服下一粒葡萄籽精華片,午飯后半個小時吃一顆纖體丸,晚上睡覺前吃一粒睡眠軟糖……

            什么時候該吃什么保健品,和記者一見面,張女士便開始科普。

            90后張女士月收入7000元左右,平時除去上班,還要逛街、去美容院、淘寶購物、熬夜追劇,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沒有時間運動、更沒有時間做飯的張女士一日三餐點外賣,卻瘋狂癡迷于各種保健品。不僅家里擺著瓶瓶罐罐,出門時手提包中也是分裝好的各類藥丸。

            迷戀保健品的現象在明星群體中也十分常見。湖南衛視主持人吳昕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就貢獻了年輕人如何把保健品“當飯吃”的典型示范:起床先叫個麻辣燙,沒吃幾口,就開始吃保健品,一口氣能同時咽下5種。阿膠、甘草片、綜合維生素、魚油、葡萄籽,一樣沒落下。

            “每天要吃二三十粒,其他啥事都想不起來的時候,都能記得吃保健品。”吳昕透露,自己從30歲開始服用保健品,已經持續吃了六年。

            明星們在綜藝節目中分享各種保健品時,彈幕里各種“必去入手”“我正在吃”“想要鏈接”的呼聲,也能感覺到年輕人對保健品的極大熱情。

            調查:網絡熱門保健品大多只是普通食品

            張女士熱衷保健品只是90后的一個縮影。益普索Ipsos發布的《90后養生日志》中顯示,90后在內服的食品中,保健品成為眾多選項之一,且同比增幅達40%。

            然而,記者在某社區電商平臺搜索“美白丸”“膠原蛋白軟糖”等字眼,發現該類產品魚龍混雜。

            鄭州市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朱紹英告訴記者,這些產品大多只是普通食品,并不具備保健功能。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適合特定人群食用,能夠調節機體功能,但不能治療疾病。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

            “我國的保健食品主要分為兩類,即營養素補充劑和功能性食品。而現在網絡上受熱捧的大部分所謂的保健品,基本上屬于普通的食品,只有在執行標準上為‘衛食健字’的,才能被算作保健品。”朱紹英表示。

            專家: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服用保健品

            朱紹英介紹,保健食品只適合特定人群食用,并且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身體健康的人在正常的生活條件下,不必服用保健品。

            在網絡上售賣的、適合年輕人的保健品很多都不是正規的保健品,且商家過分宣傳了它的功效,如果長期服用反而是有害的。

            “失眠就應該看醫生,體重超重就應該控制飲食、鍛煉身體,不能依賴保健品。”朱紹英說,保健品并不是藥品,對疾病沒有治療的效果,如果把保健品當成藥品來長期服用,不但會影響疾病的治療,還會加重病情。

            很多保健品都含有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制劑,長期服用的話,可能引發中毒癥狀。

            還有些人服用保健品后,就不吃蔬菜、水果了,這其實對身體不利。蔬菜、水果等食物里除了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以外,還有許多活性成分,只服用保健品是不能保證營養均衡的,更不能長期服用保健品來代替正常飲食中的攝取營養。

            保健食品最好是在不能正常飲食、身體消耗較大的情況下服用,作為身體所需的某些營養素的補充。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合理膳食、科學運動、保持開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習慣等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證。

            建議:購買保健食品認準“小藍帽”

            日常生活中,購買保健食品需要注意什么?朱紹英提出以下建議:

            1.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保健食品。

            2.看包裝上是否有“小藍帽”。根據規定,保健食品在包裝或標簽上方必須標有保健品的特殊標識“小藍帽”,一個類似藍帽子的圖案,下面有保健食品四個字。沒有“小藍帽”的就是假的保健品。

            3.看批準文號。真的保健食品在包裝上一定能夠看到國家藥監局的批準文號:國食健字G(J),字母G指國產、J指進口,或國家衛健委的批準文號:衛食健字(衛食健進字)。

            4.看衛生許可證號。食品在包裝上標示有“衛生許可證號”,以各省的簡稱開頭,后面是流水號,如豫衛食證字等。

            5.看配方、功效成分及含量。保健食品的配方必須具有科學依據,具有明確的功效成分。

            6.明確標示適合人群及不適合人群。保健食品只適合特定人群食用。

            而假的保健食品,沒有經過國家正規的審批,達不到保健品調節機體功能的效果,有的甚至是對身體有害的。

            另外,朱紹英還提醒,選擇保健食品必須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切忌選購時輕信廣告、盲目跟風。應當按照標簽說明書載明的使用方法,科學食用保健食品。(記者梁露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朋克養生 保健品 身體健康 維生素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