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廣州市已發文對生活飲用水進行品質提升。未來一段時間,廣州市內新、改(擴)建項目以及可調整給水設施建設標準和方案的在建項目,建筑區劃紅線內供水(含二次加壓調蓄)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等,都將按照新的發文試行以提升生活飲用水品質。
這份涉及飲用水品質提升的文件,名為《廣州市生活飲用水品質提升技術指引要點(試行)》(以下簡稱“試行要點”)。根據試行要點,廣州要求供水單位在水供向用戶時便略優于國家標準,如增加檢測出廠水2–甲基異莰醇、土臭素等致臭物質指標,精準控制消毒劑余量。
為避免因紅線范圍內供水設施養護不佳導致水質下降,試行要點要求供水企業在廣州落實抄表到戶服務到戶,參照《廣州市住宅項目配建戶外供水設施移交供水單位管理維護辦法》,將新建、在建住宅項目和非住宅項目配建戶外供水設施全部移交供水企業管理、維護,在所有新建、在建住宅項目和非住宅項目配建戶外供水設施上安裝智能水表。
對于供水管網本身,也有材質要求,如管徑大于等于100毫米,應選擇球墨鑄鐵管;管徑小于100毫米,應選用不銹鋼管,并宜優先采用食品級覆塑S31603不銹鋼管。
對于二次供水系統,試行要點要求應優先采用“地下水池(箱)+水泵變頻調速”供水方式;在市政供水管網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選用管網疊壓供水方式。對于進入二次供水系統的水,試行要點要求水齡不應超過8小時,如超過應采取縮短水齡的相應措施。對于市政自來水的來水水質未達到優質飲用水要求的區域,二次供水系統應增設深度處理設備。
(記者 梁懌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