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駐濟高校迎大一新生入校 各具特色迎新方式讓新生們感受“家的溫暖”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駐濟高校近日迎來大一新生入校。根據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今年,各高校的迎新現場都沒有了家長的陪同,但是學校和學院紛紛“使出大招”,精心準備、創意頻出,以各具特色的迎新方式,構筑迎新現場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迎新現場也出現了一個個暖心的瞬間,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山東大學

            一家四口成為校友

            在迎新方面,山東大學要求新生原則上滿足疫苗接種條件的需完成全劑次新冠疫苗接種,學生到校后,統一安排核酸檢測,等待檢測結果期間,在宿舍內進行健康觀察。校園實行相對封閉管理,堅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學生外出實行申請審批制,出入校園應配合做好審核、測溫等工作。

            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門口,記者看到,前來送新生的家長隨到隨走,新生獨立攜帶行李走進校園,學生志愿者在校門口就積極走上前去,幫新生搬運行李。核驗完進校所需要的健康碼等信息,新生一走進校園就可以乘坐擺渡車到達迎新報到現場,現場也有志愿者對新生進行引領。

            據悉,今年山大共有1萬余名本科新生入學,從生源校來說,今年來自山東省實驗中學的新生最多,有134人,其次是濟南市歷城二中,有101人。同時,今年的10月15日是山大的120周年校慶日,在這有紀念意義的一天,39位萌新同時慶祝著校慶日與自己的生日。

            倪道涵是山東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新生,今年34歲的他抱著4歲的女兒和妻子一起來報到。“我的妻子畢業于山東大學,父親是80級的老山大人,母親是79級山大醫學院學生,現在我們一家四口人都成了山大校友。”

            倪道涵告訴記者,受到家人的影響,他從小就有一個“山大夢”。“本科畢業后讀研究生并沒有非常順利,中間也經過了一段時間才考上,到了讀博的階段,我心里也總有這種念想,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

            他告訴記者,考博的經歷對他來說也并非一帆風順,“前期曾經報考過一次,但沒有成功,這一次大約準備了近一年的時間,最后沖刺了三個月,最終能夠入學感到非常幸運。”

            這次倪道涵帶著女兒來到了報到現場,“這對我們整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就當作一次提前15年的預演,希望15年后她也能再次來到山東大學作為新生入學。”他表示,投入到博士學業后,投入家庭的時間和精力肯定會受到影響,因此非常感謝自己妻子和孩子的支持。“我覺得女兒是可以理解我的,我愿意和她一起去學習,和她一起成長,我認為這對她也非常重要。”

            山東師范大學

            姥姥送外孫回母校報到

            今年,山東師范大學共錄取本科新生6221人,其中千佛山校區1518人、長清湖校區4703人。2021級新生報到時間為9月3日—5日。其中,符合報到條件的省外新生于9月3日報到,省內新生于9月5日報到。

            新生到校后,可于9月3日和4日辦理入住,9月5日進行報到,學校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報到流程。記者在山東師范大學千佛山校區看到,現場秩序井然,各學院的志愿者在校門廣場處等候引領新生。在各學院的報到處,學生們獨立、有序排隊,逐一辦理報到手續。各學院也設置了歡迎展板等,供學生簽名、合影留念。

            今年,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生源中的最高分花落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來自臨沂沂水的黃晨同學以624分的成績報考了定向臨沂就業的化學專業公費師范生。

            “我的父母都是教師,所以我從小也一直很想從事這一職業。”黃晨告訴記者,報考公費師范生可以讓她免除后顧之憂,順理成章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從初三學化學起,黃晨就對這一學科很感興趣,高考后,她便報考了山師大化學專業的公費師范生,定向臨沂就業。624分的成績使她成為今年山師大省內生源最高分。黃晨說,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再重的課業也能得心應手,而這其中做好筆記是她的“秘訣”。“我平時就喜歡做手工,而記筆記、制作學習卡片就像做手工一樣,既可以享受快樂也可以梳理知識。我從初中開始就養成記筆記的習慣,當我確定這些筆記的知識到了不需要再回看的地步,就會把這些筆記送給其他人。”

            化學院新生中,新生馮琳皓與學校也很有“淵源”。原來,他的姥姥曾是化學院1964級學生,時隔57年,姥姥陪外孫回母校報到,感受相隔近一甲子的校園氛圍。

            在姥姥的影響下,馮琳皓從小就對化學感興趣,幼兒園時就開始背元素周期表。“姥姥會用家里的常見物品做一些有趣的化學小實驗,我覺得很有意思,就逐漸喜歡上了化學。”馮琳皓中學期間也參加過化學競賽,能被山師大化學專業錄取,成為姥姥的校友,一家人都很高興。

            齊魯工業大學

            帶著姐姐和媽媽一起上大學

            9月7日是齊魯工業大學省內新生報到的日子,此前,在9月4日,已有1900余名省外新生從五湖四海如約而至。在迎新現場,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各學院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迎新活動。

            今年,學校數學與統計學院來了一名坐著輪椅的新生。19歲的孫文豪被學校人工智能專業錄取。因為肢體患有先天性一級殘疾,孫文豪只能獨坐,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站立、行走,平時活動靠電動輪椅。“填報志愿的時候非常擔心,害怕因為身體原因被學校拒收。”令孫文豪興奮的是,最終他被齊魯工大錄取,“圓了輪椅上的大學夢”。由于姐姐也與他一樣身患殘疾,需要母親一并照顧,齊魯工大為母子3人開辟了單獨宿舍,并招募學生志愿者為他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

            齊魯工大副校長喬丙武介紹,在今年8月學校對2021級新生的摸排中,學院了解到孫文豪的情況后,便積極協調各部門,組建了全方位的“幫扶團隊”。

            學校各部門迅速行動,教務處調整課表,把孫文豪的課程盡量安排在教學樓一層;學生處則安排了位于一層、出入方便、有4張床和獨立衛浴的宿舍,可供他和母親、姐姐一同居住。與此同時,學校安排數學與統計學院副院長李彬擔任其班主任,團委書記白云貴擔任其“榮譽舍長”,班級自發組建愛心服務小組,幫助解決日常生活困難。9月5日,學院相關人員還專程到孫文豪家走訪,解決入校相關事宜。

            9月7日上午10點左右,孫文豪與父母和姐姐一同從泰安來到齊魯工大長清校區,在學院師生自發幫助下,很快就完成了新生入學手續。數學與統計學院黨總支書記車清文說,此前他們在新生中發起志愿者招募,有約40名學生自愿報名在學習和生活中為孫文豪提供幫助,未來他們可能輪流“值班”。

            車清文說,學生既已入學,學校就要為他在校的4年生活負責,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在入校后的適應階段,學院還將不斷了解母子3人的需求,隨時幫他們解決難題。“我們還打算根據孫文豪母親的意愿,在校內尋找適合她的工作,幫他們減輕一些經濟負擔,托起一個家庭的大學夢。”車清文說。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一鍵掃碼即可完成報到

            今年,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迎來6688名新生,其中專升本1802人。據介紹,今年是學校連續第3年開展數字化迎新工作,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多措并舉,將迎新工作前置,不斷對數字化迎新平臺進行改造,報到流程更加簡化。記者注意到,學校今年不再設置迎新現場,新生的大部分報到手續來校之前已在網上辦理,學生進校就可乘坐擺渡車到達校內接站點,一鍵掃碼完成報到后,直接入住宿舍,既減少了人員聚集,也讓整個報到流程更加便捷。

            據悉,學校數字化迎新平臺涵蓋了綠色通道、生活用品、財務繳費、個人信息、戶口遷移、軍訓服裝采集等十幾項業務流程。同時,根據國家《網絡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學校加強對數字化迎新平臺的安全檢測與風險防控,制定應急預案,確保數字迎新平臺安全、有序、高效運行。

            同時,今年的迎新工作也很有“溫度”。各院系通過多種方式扎實做好數字化迎新工作,組建工作隊伍,遴選教師、班主任和志愿者,開展專題培訓,在數字化迎新期間提供咨詢與服務;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建立學生、家長QQ群和微信群,實時解答學生、家長的問題;利用新媒體平臺提前開展入學教育,推送安全知識、專業介紹、入學須知等。在暑假期間,各二級學院就在高年級同學中啟動了迎新志愿者選拔與招聘,通過線上與線下兩條線對志愿者開展專題培訓。志愿者主動與匹配的新生取得聯系,指導新生使用數字化迎新平臺,介紹新生入學的注意事項等。

            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學校專設“綠色通道”,只要持有“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合同和回執單,或者持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報到時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再根據核實后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山東中醫藥大學

            防疫香囊彰顯中醫藥特色

            9月1日,山東中醫藥大學迎來了新一屆省內新生,出于防疫考慮,今年家長不能進入校園,學生獨立完成進校報到的全部流程。同時,學校還為學生贈送了防疫香囊,食堂也提供了免費的防疫湯,保障學生健康開學。校園內,花式迎新活動也讓學生迅速融入校園生活。

            根據學校的開學工作安排,2021級新生中,符合到校條件的山東省外學生8月30日到校報到,山東省內學生9月1日到校報到,學生家長及隨行車輛等不允許入校。

            “今年學校的新生入學安排,與往年有很大不同。省外有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的交叉接觸又比較復雜,為保障學生安全,今年安排省內外新生分批返校。省外學生返校須帶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證明,到校后再進行一次檢測,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則暫緩返校。”學校學生工作處副處長蘇娜娜介紹。

            據介紹,出于疫情防控需求,省外新生到校后須分批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出來之前不出校門,待在宿舍里。每個宿舍都配置了體溫表,需要學生每天三次檢測體溫并上報。“在宿舍隔離期間,學校將為新生做好所有的飲食服務和后勤保障。換句話說,學生不出宿舍就能吃到熱乎乎的一日三餐。”蘇娜娜說。

            據悉,新生入校后,學生們都收到了學校贈送的防疫香囊,同時食堂里還為學生提供免費的防疫湯,這不僅體現了學校對新生的關心,也彰顯了學校鮮明的中醫藥特色。

            中醫學院今年還為每一名新生都贈送了一本《中醫四大經典金句》,其中精選了《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四部經典醫學著作中的重要論述。據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金句都是學院教研室的各位老師精心編選的。“這些金句都是要背過的,每一名中醫學生必須要掌握。”據介紹,在后續的學習中,各課程的老師們也會對這些論述進行深入講解,培植傳統醫學文化底蘊。 (本報記者 史春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駐濟高校 大一新生入校 迎新方式 新生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