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謝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站上的工作人員主動上門了解我們的需求,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就業崗位。”7月29日,提起山陽縣人社局的優質服務,家住山陽縣板巖鎮廟臺社區的趙陽贊不絕口。他通過山陽縣人社局在社區設立的就業服務保障站,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為不斷增強群眾就業本領和創業能力,近年來,山陽縣以“就業優先、民生為本”為主線,堅持就業優先,千方百計把穩百姓飯碗,關注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持續加強就業創業培訓服務,積極創新政策舉措,全力搭建就業“快車道”,拓寬群眾致富路。
圍繞“培訓促就業”的思路,山陽縣堅持把技能培訓作為重要抓手,聚焦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幫扶家庭、失業人員、困難群眾等重點群體,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訪問等形式,開展技能培訓宣傳活動,不斷加大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政策宣傳力度,為推動高質量就業提供有力支撐。
“是人社部門的技能培訓改變了我的命運。”山陽縣十里鋪街道磨溝里村陳遠鋒激動地說,縣上舉辦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班,他報名參加了挖掘機駕駛員培訓。現在,他學會了開挖掘機,工資待遇比以前高多了。
以服務就業為目標, 山陽縣人社局進村入戶開展技能培訓需求調查和征集,根據農村勞動力的技能需求和當前市場需求,依托就業技能培訓機構,通過舉辦電焊工、叉車、挖掘機司機等各類專業性強、工資待遇好、就業前景廣闊的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讓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就業增收“底氣”足。
“政府的就業服務真的太好啦!不但幫著我們找工作,還給我們這些到外地打工的人發放交通補貼。我和愛人在東莞打工,每人都能領到500元外出務工的交通補貼。”山陽縣法官鎮黃家店村雷青軍說。
山陽縣人社局按照“發展拓崗、培訓賦能、輸出轉移、公崗兜底、服務穩崗”思路,積極實施“外出務工平臺公司帶、縣內就業工廠車間帶”穩崗就業模式,依托縣域內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勞務公司、能人大戶、村(社區)就業服務保障站等,不斷拓展招聘渠道,全面優化就業服務。同時,山陽縣人社局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就業政策扶持力度,對脫貧轉移勞動力發放一次性交通補貼,對四類帶農務工載體予以獎勵補助,并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開拓群眾就業增收“薪”天地。
截至今年6月底,山陽縣累計實現就業18.83萬人。其中,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就業4.93萬人、勞務輸出11.61萬人,高質量就業點亮了群眾的致富路。
(記者 蘇怡 通訊員 余鑫 趙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