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鞏固農村假冒食品整治行動工作成果,進一步強化農村食品安全市場監管工作,不斷提高農村市場食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夯實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基礎,今年以來,漢中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市范圍持續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市場整治工作,筑牢農村食品安全防線。
(相關資料圖)
一是在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上
起底見效
按照包保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努力推動農村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充分發揮前端“哨位”作用,杜絕監管上的盲點、盲區,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的黑作坊、黑窩點和不符合加工操作條件的小作坊。
二是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上起底見效
嚴格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督促食品經營企業建立健全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記錄等制度;督促農貿(集貿)市場開辦者全面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嚴格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資質。
三是在夯實各級市場監管責任上起底見效
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基層市場監管所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食品市場日常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和查處假冒、不合格、過期等劣質食品;市局針對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薄弱環節、重點品種積極開展“守查保”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
四是在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和檔案建立上起底見效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督促指導各村委會(社區)摸清轄區內食品經營主體的數量、經營品種、服務對象,建立健全轄區內食品經營者主體檔案和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使經營者主體檔案與市場監管所檔案相一致,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打好基礎。
五是在防范化解農村食品安全風險上起底見效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結果和食品安全狀況等,確定監督管理的重點、方式和頻次,實施風險分級管理。
六是在農村食品抽檢上起底見效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安排年度市場抽檢上聚焦群眾消費量大、風險較高的重點品種,食品加工小作坊、屢次抽檢不合格企業為重點對象,加大抽檢力度,及時公布抽檢結果,杜絕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七是在嚴查供貨資質上起底見效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檢查中重點查驗食品供應方的資質證明。如米皮、蒸饃、魔芋制品、豆制品、濕面等檢查供貨方的食品小作坊證,經營大肉檢查“兩章兩證”、生鮮肉經營備案證及從業人員健康證等。
八是在提高食品安全經營意識上起底見效
對食品生產經營者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培訓,規范經營行為,嚴防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指導生產經營者建立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各項制度,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要求,確保生產經營的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九是在從業人員培訓上起底見效
加大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和食品安全協管員業務培訓,持續發揮基層市場監管所、農村食品安全協管員的監督作用,不斷規范農村食品經營者和村民自辦宴席等各環節的監管,嚴防出現聚集性食品安全事故。
十是在提高消費維權和食品安全
宣傳意識上起底見效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等活動,發放食品安全宣傳單,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利用標語、橫幅,設立宣傳展板等形式,廣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營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