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日本動畫電影《灌籃高手》在中國內地上映,引發(fā)成千上萬觀眾尤其是80后和90后觀眾的觀影熱潮,上映首周4天票房高達3.8億元,按目前其迅猛的票房走勢來看,或將成為今年五一檔國產影片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資料圖)
5月5日,詹姆斯·古恩執(zhí)導的漫威超級英雄大片《銀河護衛(wèi)隊3》將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在前后兩部引進大片夾擊下,今年五一檔堪稱“前有狼后有虎”,但只要國產影片質量過硬,就不會“前怕狼后怕虎”。期待五一檔國產影片能涌現出口碑佳作!
《灌籃高手》4天3.8億,打破多項紀錄
今年4月的中國內地影市,日本電影IP成為觀眾的寵兒。新海誠導演的動畫電影《鈴芽之旅》自3月24日上映以來,目前票房已高達7.7億,打破了日本影片在中國的票房紀錄。
根據日本經典電影翻拍的中國版《忠犬八公》和日本經典游戲改編的好萊塢動畫片《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口碑和票房也很不俗。
上述影片仍在熱映之際,4月20日,承載眾多中國80后和90后觀眾青春記憶的日本經典動漫《灌籃高手》大電影版在中國內地各大影院上映,僅預售票房就超過1.156億元,成為中國影史進口動畫電影預售票房冠軍。
此外,《灌籃高手》零點場預售票房突破454萬,超過《小黃人大眼萌》成為中國影史動畫片零點場票房冠軍。截至4月23日,該片上映首周4天票房高達3.8億元,超過《鈴芽之旅》同期票房。
如果能繼續(xù)保持目前這種強勁的票房走勢,《灌籃高手》有望打破《鈴芽之旅》剛創(chuàng)造的日本影片在華最高票房紀錄。
這個經典動畫IP,為啥時隔20年仍能火?
《灌籃高手》誕生于1990年,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經典漫畫作品,在全球大受歡迎,銷量超過1.7億冊。日本本土銷量突破1億冊,是日本漫畫銷量史上卷均第二高的作品。
1996年,《灌籃高手》動畫連載完結時,故事以草草結束的方式戛然而止,讓億萬讀者心中充滿遺憾,很多人都在等待一個真正的大結局,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有網友感慨地說:“原以為等一個暑假,沒想到等了整個青春?!?/p>
這是此次電影版《灌籃高手》能夠大火的一個重要原因。井上雄彥是一個堅持自己藝術追求的作者,并不熱衷于收割漫畫迷和粉絲情懷,但也正因如此,長達二十多年的等待,讓億萬觀眾等得如饑似渴。
其次,這次上映的《灌籃高手》是這個經典動畫IP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大電影作品。雖然在1994年至1995年動畫播出期間,東映動畫公司曾先后制作了四部《灌籃高手》劇場版,但片長只有30到45分鐘不等,主要是對動畫劇集的補充,完全不可相提并論。
第三,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此次的電影版《灌籃高手》拍得足夠好。影片由原作者井上雄彥親自監(jiān)督和編劇,一方面保證了原汁原味和品質把控,另一方面在動畫制作上精益求精。該片從2018年正式開始進行動作捕捉和模型的工作,制作工作花了四年時間才完成。
2022年12月3日,電影《灌籃高手》在日本上映,憑借好口碑連續(xù)八周蟬聯(lián)日本票房冠軍,截至2023年4月9日,《灌籃高手》在日本收獲了超過12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6億)的票房,成為2022年日本最賣座的動畫電影之一。
此次在中國內地上映之前,電影《灌籃高手》的好口碑經四個多月發(fā)酵早已傳遞給中國觀眾,豆瓣評分高達9.2分。上映后雖然評分略微下降到9.1分,但依然是驚人的高分。
爆棚的好口碑+滿滿的情懷+真正意義上的首部大電影,電影《灌籃高手》時隔20多年后仍能大火,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票房后勁足,今年五一檔前有狼后有虎
4月23日雖然是周日,但是因為五一假期調休,仍然是工作日,饒是如此,《灌籃高手》依然以4198萬元票房高居榜首,排片占比高達52.2%,上映4天累計票房3.8億元。
4月28日,今年五一檔電影市場將正式拉開帷幕,當天有多達10部國產新片上映,留給《灌籃高手》的排片空間將大幅縮減。
不過,由于屆時《灌籃高手》依然風頭正勁,仍有很強的票房競爭力。如果五一檔重磅國產新片口碑未達預期,或將被其趁虛而入。
5月5日,詹姆斯·古恩執(zhí)導的漫威超級英雄大片《銀河護衛(wèi)隊3》將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這也是一部很有賣相的引進商業(yè)大片。
《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前兩部在中國內地的票房分別為5.96億元和6.86億元。這次的第三部只要口碑別崩,將是五一假期后國產影片的強勁對手。
這樣看來,今年五一檔上映的國產新片雖然多達17部(此外還有一部德國動畫片《天堂谷大冒險》,共18部中外新片),但一則缺乏非常強的真正重磅大片,二則“前有狼后有虎”。如果口碑未達預期,票房恐怕會受沖擊。
有競爭是好事。打鐵還需自身硬。期待今年五一檔國產影片能涌現出口碑佳作,帶動檔期票房沖擊新高。
【影視風向標】由資深媒體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新媒體文藝評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影協(xié)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澳淶塢影評人協(xié)會秘書長胡建禮主編。涵蓋微信公眾號、人民號、微博、百家號、企鵝號、新浪、網易、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大魚號等自媒體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