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首屆“博依特杯”中新大學生工藝AI建模大賽總決賽在廣州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圓滿收官。本次大賽聚集了院士、專家教授、企業高管在內的 10 位智庫專家組成員,共有約 1300 人組成 1176 支隊伍,涵蓋全國 29 個省份,共提交有效作品數量 4566 份,自去年 10 月底發布會至今,經過數月的初賽角逐,共有 12 支隊伍入圍最終總決賽,決賽選手大多是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主要來自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等院校。
(資料圖)
本次大賽是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合作事務辦公室的指導下,由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廣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博依特科技)聯合主辦,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廣州開發區知識城校企創新創業聯合會、廣州開發區知識城國際知識產權促進會、中新智慧園協辦,并得python到新華社、廣州日報、南方日報、《中華紙業》雜志社、《智橋科技》等媒體的大力支持。
總決賽評審團星光熠熠、份量十足,由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博依特科技首席科學家劉煥彬院士,原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廳周傳世,維達集團運營總裁王波,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李巍華,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教授、國家特聘專家朱繼編程客棧忠,博依特科技CEO李繼庚,博依特科技首席工業算法專家黃濤組成。同時,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工業互聯網處四級調研員高新國,中新廣州知識城合作事務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鄭勇,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謝興華、副院長顧海文等人出席了活動。
評審組專家
開發高手巔 峰對決
賦能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正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必須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因此,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本次大賽賽題即是聚焦于造紙工業生產中的質量預測問題,選手需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和建模實現對生活用紙質量指標“抗張強度”的實時預測。
總決賽采用線下+線上答辯形式進行,php共評選出冠亞季軍各 1 名,優勝獎 5 名,優 秀獎 4 名。經過激烈角逐,來自浙江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團隊分別斬獲冠亞季軍。當天, 12 組決賽團隊也同時正式入駐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的人工智能青年人才庫,入庫團隊將享受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優 秀人才選派、頂 尖導師創業指導、重點項目申報等多重人才福利政策。
大會也同期舉行了「工藝AI開放實驗室」及「人工智能青年人才庫」的揭牌儀式,政府領導、專家組代表、主辦方代表共同為儀式揭牌。
揭牌儀式
以創新驅發展引人才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
大賽吸引了一批人工智能創新人才,通過開展產教融合實現校院企協同育人,拓寬了中新兩國高素質技javascript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同時,也激發了大學生們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熱情,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正成為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凹夹g創新要打通科學技術化、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產業資本化四個轉化環節,才能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接下來,隨著大賽技術成果轉化工作的開展,將能為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評審組組長劉煥彬院士在致辭中提到。
劉煥彬院士為大賽致辭
在當天的產學研對話中,企業代表王波博士提到,當下,年輕人不愿進工廠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對于制造業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但也有可能是機遇。“很高興看到同學們參與進來,如果同學們有好的模型,維達集團愿意嘗試落地轉化?!崩钗∪A院長等學界代表也表示: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制造企業參與類似大賽,重新塑造傳統制造業科技型的形象;另一方面希望同學們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是人不能被AI替代的地方。另外,工業人工智能賽道是藍海賽道,還有大量的場景可以挖掘及創造價值,但需要同學們要瞄準研究目標,結合工業機理原理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從左到右:博依特科技CEO李繼庚
維達集團運營總裁王波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李巍華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教授、國家特聘專家朱繼忠
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副院長顧海文
結語
隨著首屆“博依特杯”中新大學生工藝AI建模大賽落下帷幕,「工藝AI開放實驗室」及「人工智能青年人才庫」的正式揭牌,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及博依特科技將持續攜手推動「工藝AI」在傳統制造業中的應用及推廣,加大技術研發及創新,全力賦能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為經濟、社會、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人才支撐。
12 強python選手參觀中新智慧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