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18日報道:為推進“一江一河”民心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蘇州河兩岸景觀品質,給市民游客帶來更美好的休閑游憩體驗,市綠化市容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聯合制訂了《蘇州河橋梁景觀提升計劃》,今年要完成15座橋梁的景觀提升。
目前,橋梁景觀提升設計方案已經通過了專家評審、市政府專題會議審定。設計方案的主要特點為:瞄準蘇州河景觀照明“城市名片”的目標定位,緊扣“蘇河夜色、魅力申城”主題,延續“溫馨雅致”的蘇州河夜景基調;按照“一橋一主題、一橋一風景”的設計要求,考慮橋梁結構、歷史文化和周邊環境等因素,確定景觀提升重點和亮點,統籌平衡整體性和個性化;踐行“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全面使用節能燈具,控制燈具功率和亮度,采用啟閉節能控制方式,納入市、區級集中控制系統。
乍浦路橋:乍浦路橋建成于1927年,與小陸家嘴地區隔江相望,是蘇州河最佳打卡地之一。以“四季沐歌”為設計主題,為橋腹增添春、夏、秋、冬四季色彩,通過光影幻彩交替讓游人感受蘇州河的四季風景,與遠處小陸家嘴夜景遙相呼應,共同呈現一場夢幻的視覺盛宴。
【資料圖】
浙江路橋:浙江路橋建成于1908年,為魚腹式桁架橋,是外白渡橋的姐妹橋,也是上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流光樂章”為設計主題,利用梁下結構格柵暗藏燈光,形成光之“琴鍵”,光影如鋼琴彈奏般變化,將橋下空間化為音符舞臺。
南北高架橋:南北高架橋建成于1995年,?是蘇州河上橋幅最寬的橋梁,游船通行橋底的時間最長。以“天穹之境”為設計主題,在橋底設置智能互動投影,游船經過時變換畫面,豐富市民游客游船體驗。常態模式時,投影圖案舒緩,呈現水紋波動的視覺效果;節假日模式時,利用感應控制系統,在游船經過時開啟投影互動模式,游人可見魚群在頭頂一路相隨,充滿趣味性。
昌平路橋:昌平路橋建成于2020年,橋上的拱軸線與大跨度的懸臂共同形成“明眸”造型,強化“蘇河之眼”的設計主題。本次提升增加了“蘇河之眼”與游船互動的效果,當船靠近橋梁時,有“明眸眨眼”的效果;在橋底設置“暗夜星空”的場景,采用無線控制方式與游船互動,“船來閃爍,船走暗夜〞,增加船行體驗感;橋拱、橋底燈光以及橋側噴霧相結合,更加體現煙雨江南的意境美。橋梁照明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供電,為本市景觀照明綠色低碳和數字化可持續發展助力。
安遠橋:安遠橋建成于2022年,以“U”形造型跨越蘇州河之上,是蘇州河上唯一一座雙塔拉索橋梁,既是人行觀景橋,也可推行非機動車。以“蘇河之鏈”為設計主題,突出欄桿和雙塔拉索的照明,欄桿采用一體式發光板。常態模式時,欄桿為單色光,節假日模式時,開啟幻彩互動功能,通過發光板進行色彩交融變幻,橋體設置感應裝置捕捉行人行動狀態,實時投射到欄桿,形成互動效果。
昌化路橋:昌化路橋建成于2001年,北臨中遠兩灣城,南接網紅打卡建筑——天安千樹,是蘇州河夜景最佳打卡地之一。以“蝶戀臥波”為設計主題,重點加強了橋底的照明表現。常態模式時,橋底呈現單色靜態效果,節假日模式時,橋體呈現緩慢的色彩變幻效果。
江寧路橋:江寧路橋建成于2012年,西接上海造幣博物館,東臨夢清園,與普陀區消防救火會隔河相望。以“鎏金畫境”為設計主題,利用互動投影裝置提升橋底照明,常態模式時,橋底呈現靜態夢幻藍色效果,節假日模式時,利用互動投影裝置,在游船經過時,橋底呈現出金色光粒子等圖案,為人們帶來沉浸式體驗。
鎮坪路橋:鎮坪路橋建成于2009年,以“時代剪影”為設計主題,利用光影技術,以管線橋為幕布載體,投影時代變遷經典畫面,成為城市中的露天微影院。
武寧路橋:武寧路橋建成于1956年,是上海第一座主題雕塑裝飾的“中西合璧”橋梁。以“蘇河夜曲”為設計主題,調整橋柱的整體色溫,進行更加細致的明暗刻畫;橋底設置花紋透光板,投射與橋頭堡相呼應的光影效果;橋側設置特色數字水簾裝置,當游船行至橋梁前,可觀賞水簾光影秀。
華政橋:華政橋建成于2001年,原名學堂橋,連接了華東政法大學蘇州河兩岸的校區。以“書香清影”為設計主題,采用投光、洗墻的手法照亮橋身及橋底,夜晚溫暖的黃色光輕輕點亮橋側,橋腹適宜的低飽和色彩緩緩變化,與沿岸建筑的景觀照明相互襯托、渾然一體。
軌交3號線凱旋路橋:軌交3號線凱旋路橋建成于2000年,是蘇州河上唯一一座軌交橋。以“未來暢想”為設計主題,通過紅色靜態投光照亮橋拱,利用橋側動態變色光烘托氛圍,此外還設置AR燈光秀,市民游客可在手機上觀看橋梁、輕軌和虛擬場景相結合的夢幻世界。
古北路橋:古北路橋建成于2008年,橫跨蘇州河與長寧路。以“琴瑟共鳴”為設計主題,全彩打亮石材欄桿,欄桿如立于蘇河上的一排編鐘,隨著燈光輕輕彈奏起伏,與瀘定路橋共奏一曲。
瀘定路橋:瀘定路橋建成于2010年。以“江南音韻”為設計主題,欄桿似古箏琴弦,通過打亮橫向欄桿,在蘇州河上奏響光之樂章。
北橫通道橋:北橫通道橋建成于2022年,斜跨蘇州河上,過河后沿著蘇州河岸線與中環相接。以“點亮蘇河”為設計主題,燈光與中環立交橋形成一體化景觀照明模式,隔音屏上設置點光源圖案,當游船經過時,星光通過感應為之聚集,隨船而動,形成星河美岸、沐光而行的景象。
中環立交橋:中環立交橋建成于2004年,上下五層24個匝道,是跨越蘇州河的地標性構筑物。以“藍夢交響”為設計主題,針對蘇州河游船視角提升立交橋的夜景效果,通過投光方式點亮沿河區域的三層立交橋,宛如道道彩虹飛渡蘇河,常態模式時燈光柔和恬靜,節假日模式時可進行全彩動態光展示,統籌兼顧景觀性、經濟性和安全性。
(圖片來源: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上海市道路運輸局、靜安區綠化市容局、普陀區建管委、普陀區綠化市容局、申通地鐵集團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