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速遞!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總結精選范本.docx


            【資料圖】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并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適合兒童閱讀的各類讀物是現實生活中最重要的語文教育資源。《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質培養研究》課題研究已在我鄉各小學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作為課題組成員之一,我經過幾年實踐總結經驗如下:

            一、激發閱讀欲望,培養閱讀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要學生有濃

            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學習上產生極大的愉快和積極的情感。而興趣并非與生俱來,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待其吮吸其甘甜的乳汁,并滋養其身心時,興趣才真正建立起來。因此,在指導中我十分重視導讀,常用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讓學生之后,教師要定期舉辦故事會、佳作欣賞會、讀書報告會、課外知識競賽、讀書筆記評展、手抄報展評等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積極性。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閱讀習慣將跟隨并影響人的一生,所以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我利用教室里的圖書柜設立“閱讀角”,提倡學生帶喜愛閱讀的書刊進柜,盡量每月更換一次,組織師生相互借閱并形成習慣,實現資源共享。還因為閱讀是從傾聽開始的,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大多來源于傾聽,所以我選一些有趣而又有意義的故事書讀給學生聽,每周堅持給學生讀一段文章,本學期為學生讀完了《小豬稀哩呼嚕》這本故事書。

            二、推薦合適讀物,確保閱讀質量

            閱讀是一場心靈的對話。笛卡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別林斯基也曾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目前,小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的“營養”結構仍不夠合理,卡通漫畫在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首先是幫助學生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于學習的讀物。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意大利的愛國少年》之后,可以向學生推薦《愛的教育》;學習《草船借箭》可以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學習《丑小鴨》可以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學習《撈鐵牛》可以向學生推薦益智讀物;在學習《挑山工》一課時,我們向學生推薦了五岳”的地理書籍,以及《泰山風景》、《泰山神話傳說》等書,使他們對泰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此外,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這樣,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強對課外讀物選擇的指導。同時在閱讀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切實遠離那些低級趣味、庸俗的黃色書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