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位小伙子在淶源縣城日本軍駐扎處所對面賣花生。
他想方設法地討好日本兵,招待顧客的時候時不時來上幾句日語,日本人來吃花生,他也從不收錢。
(資料圖片)
然而遇上同胞以后,他竟瞬間變了嘴臉,不僅斤斤計較,而且每次都要加價壓榨油水。
這種二鬼子的行為引得日本人直呼良民,并給小伙安排了個看澡堂的工作。
很多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大罵:“這個二鬼子已然是無可救藥了!”
可是就在一年后,日本著名戰將阿部規秀在此被四炮打中,當場見了天皇。
日本人瞬間驚慌失措,細想之后更是驚出了冷汗:
“快把那個看澡堂子的給抓起來!”
這個小伙就是冀誠,他到底做了什么?
送酒上門屋子里面靜悄悄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光通過門顯現出一層柔柔的光暈。
一個男人把耳朵貼在門上細細地聽了一會兒,發現沒有什么響聲。躊躇了一會兒就推門進入了,室內里面只點著一盞油燈,光線比較昏暗。
埋著頭看圖紙的那個人發現有人來了,并且來者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
八路軍通過各方的努力,成功將他救了出城。
冀誠脫險以后,很多人還是覺得他是叛徒,不僅在言語上詆毀他,還在行為上排擠他。
冀誠沒有正面回應,他非常理解老百姓的想法。
小時候,他們家也曾受過日軍和地主階級的壓榨。
從那個時候,他就對那些人深惡痛絕。但是,他現在就是一個“叛徒”,有口難辯論。
況且,他覺得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
犧牲的戰士們在戰場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做的根本比不上他們百分之一。
解放以后,他來到了淶源縣公安局就職。
冀誠穿著新中國的公安制服走在街上,讓百姓們大為吃驚,這種人居然還能做公安局的公職人員?
他們聯合起來,向縣委舉報了冀誠。
縣委不得不出面解釋了他的真實身份。
至此,誤會才被解開,這個優秀的情報人員忍辱負重,為我國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實在是令人欽佩!
在戰爭時期,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是達到最后的成功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